【纪检人·镜头】穿针引线的传承——彝绣
来源于:禄劝县
发布时间:2020-06-27 16:51:06
编辑:禄劝—杨庞华
彝绣艺术,是彝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展现彝族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窗口。
传统的彝绣大多运用在衣服、鞋帽等服饰上,在色彩搭配、图案设计、刺绣手法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色彩鲜艳、构图精美、工艺精细。
彝族刺绣的图案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以传统的吉祥图案牡丹、腊梅、南瓜花、麦瓜花、草兰花及虎、鹰、龙、喜鹊、鱼、蝴蝶、猫、鼠等常见动物图案为主要表现题材。
彝绣的每一个边角和图腾都有它的意义,记录着美好的时光,传递着真诚的祝福。将生活的点滴用娟秀记录,倾注着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也表达出对祖先传统的敬意。
许多彝族姑娘从小就随家人学习刺绣,“十字绣、挑花、扣花、穿花、挂花、拼花、游花”各种刺绣手法的娴熟运用也是心灵手巧、聪明能干的象征,一针一线中蕴含着彝家女孩的对美丽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借助任何图形工具,仅凭一支笔,传承人便能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在绣布上表达出来,花鸟鱼虫、日月星辰,无一不是栩栩如生,鲜艳夺目。
彝绣也是色彩的艺术,既有黑布作底,鲜艳夺目的红、黄、黑、绿等彩色丝线绣花,也有白底蓝线、清秀素净的青花绣,可艳丽、可淡雅。
除了服饰,彝绣作为一种装饰,还出现在壁画、桌旗、小摆件、纸巾盒、沙发套、帐帘、窗帘、门帘等物品的上面,也让这门工艺在制作上有了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
不论是生活中,还是舞台上,人们都喜欢穿着美丽的刺绣服饰,享受彝绣独特的魅力。妇女衣襟上的绵羊角,寄托着生活安康的愿望,衣服下摆上的旗盘,象征城廓和田地;背布蕊上石榴图案,象征多子多福;远看似马樱花的毛线帽,则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民族文化展览室里陈列着志愿者们走街串巷、长年累月辛苦收集的彝族、苗族等服饰,最早的藏品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至今日,彝绣依然记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禄劝县每年都会在热闹的火把节期间组织民族服饰展,为保护、传承、宣传、推广彝族传统刺绣技艺起到积极作用。
经过改良与创新,彝绣设计的理念推陈出新,开发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样,但其中的内涵和价值依然璀璨。
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绣在五彩缤纷中编织着美的桥梁,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产品日益满足着人们的文化需求,彝绣在穿针引线中承载着文化的传承,让源远流长的云南民族文化不再遥远和神秘。(张晓敏)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