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镜头】端午时节粽飘香
来源于:东川区
发布时间:2020-06-25 12:43:27
编辑:东川—张正余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每到端午节,每家每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包粽子、挂艾叶菖蒲、佩香囊、喝雄黄酒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节日必备操作,许多地方还形成了独有特色的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
棕子作为端午节的特有食品,不仅口味浓糯,更重要的是它会通过味蕾传递给人们节日的味道与对岁时的感知。(潘米娜 摄)
东川区城市管理局在端午来临之际,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经典爱国主义诗歌、屈原诗辞等,缅怀那些为了民主和自由而奋斗、甚至付出生命的英雄。(刘祥芬 摄)
东川区纪委党员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开展端午节活动,正在互相传授包棕子的经验与技巧。(孙玉宝 摄)
端午节的棕子花样繁多。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而今家长们亦会做枣粽给考生吃,祝愿考生考出好成绩。(张正余 摄)
传说佩带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草,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小巧可爱。(曹丽华 摄)
现代人过端午节想吃粽子很多人会选择购买,而不是自己动手做。热情的社区老人,亲自示范教年轻人包棕子,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张奥媛 摄)
东川区铜都街道团结社区开展端午系列活动,图为用小品《健康》向群众宣传养成不吃三无食品的饮食习惯。(马要党 摄)
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拴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自己亲手扎的五彩绳不仅外观好看,也更有意义。(杨建洁 摄)
父女齐上阵,朗诵爱国主义诗歌,通过满怀深情的朗诵,倾情抒发着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对祖国悠久文化的赞美之情。(侯志纹 摄)
(文:张海燕)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