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镜头

【纪检人·镜头】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古老技艺

来源于:石林县

发布时间:2020-06-17 16:44:43

编辑:石林—赵芬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保护和传承好它可以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及存在的意义,使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对传承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激励新人去学习,去保护,去传承。

1.jpg

石林彝族大三弦制作过程和弹奏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2.jpg

 彝族大三弦由共鸣筒、琴头、琴杆、弦轴、琴马、缚弦和琴弦等部分构成。

       3.jpg

琴身全长多为130厘米~140厘米,民间特大的大三弦,琴身全长可达180厘米~200厘米。

       4.jpg

彝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民间很早就有了歌舞活动。每逢彝族火把节、插花节和三月会等传统节日,人们都要身着盛装,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

      5.jpg

大三弦舞的历史流源无文字记载,从流传地区和舞蹈形式来看,大三弦舞是彝族撒尼人、阿细人相互交流的产物。

      6.jpg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毕光明老师与他的手工三弦作品。

      7.jpg

 大三弦舞在石林县圭山乡、维则乡、亩竹箐乡、北大村乡等彝族撒尼人村寨十分流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具有突出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影响较大。

     10.jpg

用“火草”、“火麻”的植物纤维,纺织而成火草布、麻布来制作服饰,是彝族古老的纺织工艺。

     9.jpg

制作火草布工艺程序较为复杂,要经过割火草、焐火草、捻线、晾晒、理线、漂洗、布织桩、纺织等20多个环节,每个环节有其不同的工艺要求。

(图:刘志云    文:李抒璠)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