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书生报国 乱世著书

来源于:宜良县

发布时间:2020-06-03 15:41:58

编辑:宜良—吴惠

在昆明市东南56公里的宜良县城西,有一伏狮山峭壁千仞、岩下出涌清泉、山明水秀、茂林修竹、境趣清幽,岩泉禅寺就坐落其中,其大殿左侧的一间禅房。在1938年夏末,迎来了一位操着浓厚苏南口音的儒雅绅士,这就是钱穆。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

钱穆七岁入私塾,十七岁辍学,后做小学、中学教员谋生,著名学者顾颉刚因为看了他的《刘向歆父子年谱》就把这个素昧平生的中学教员推荐到大学去当教授。1938年,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通史的钱穆,跟随学校一路南迁,逃亡的路上,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他一直将教授中国通史的五六本讲义藏在手提箱的夹层中。值此日寇全面侵华,中国军队节节败退之久,亡国之忧使得国民的信心跌至谷底。

“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一天傍晚,陈梦家和钱穆两位先生在西南联大的草坪上聊天,陈梦家感于时局建议钱穆为全国青年也为时代需要撰写一部中国通史教科书,虽然钱穆此前有多年讲授通史的基础,但他还是颇为犹豫,但经不住陈梦家力劝,最终还是答应了。“值此创剧痛深之际,国人试一番我先民五千年来惨淡创建之史迹,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必有渊然而思,憬然而悟,愀然而悲,奋然而起者。

在跟随西南联大文学院自蒙自迁回昆明时,乘坐火车路过宜良,觉山水佳美,又听说宜良岩泉境趣清幽,距昆明不远,往来火车便利,为免去昆明过多交际,遂决定寄迹岩泉,每星期半周在昆明授课,半周在岩泉闭门著书,终于他可以静下心来,开始写作《国史大纲》。

在岩泉寺写作一年多,这里秀美的地理山川,清幽的岩泉山水,赏心悦目,“清洁可喜”,为先生提供了令永世难忘的撰著环境。撰著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一部通史,所需图书资料充栋汗牛。于是先生每周前往县立宜良中学借图书资料一批携往岩泉山中,供于使用;次周送还,又另借一批携去。在县期间,前后凡四十余往。写作之余,钱穆先生每周得享烧鸭美食,“饱啖而去”,其乐可知;又邑媪张妈为先生预备伙食,材美馔精,先生赞之日“味更鲜美,心情亦更愉快”,仍能“尽日操笔”。自古茶可清心,香茗醒脑。先生荒寺孤灯、寒窗著文,“择一佳处,一藤椅小茶几,泡茶一壶”,为先生之生涯常态,学术风范,甚至在听闻宜良宝洪茶的美名亲往宝洪山中,购取品尝。先生每周必往“西浦温泉”,其泉非烟非雾,池面沸沸若珠,“浴后坐石级上,裸体作日光浴。浓茶一壶,陶诗一册,反复朗诵,尽兴始去。”

    直到晚年,先生在忆及岩泉著述岁月时仍然说道:“回想当年生活,亦真如在仙境也。”

    钱穆先生身虽在宛如人间仙境的岩泉寺,心却在满身疮痍的中华民族。“一国家当动荡变进之时,其以往历史在冥冥中必会发生无限力量诱导着它的前程,规范着它的旁趋,此乃人类历史本身无可避免之大例。”(钱穆《国史新论》),这便是钱穆的内心写照。

《国史大纲》的出世,给了青年一代一个答案,中国是不会亡的,不会亡的原因,是中国人有一种文明的力量,有一种价值的信仰,而这个信仰如果鼓动了你,你就相信那个力量是真实的。《国史大纲》中告诉了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实现战争复兴有哪些路径,提供了民族复兴的精神资源。这个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文化自信”如出一辙。

1940年6月,53万字的《国史大纲》经商务印书馆印刷出版发行后,其以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坚持国人必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以激发对本国历史文化爱惜保护之热情与挚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很快成为了大后方各个大学通用的历史教材,在日寇侵华的北平,甚至有不少学生手抄此书以明志。

“课堂上,钱穆用刚刚完成的书稿继续给学生上国史课,听课的学生越来越多,乃至钱先生要上讲坛讲授时无路可走,需要踏着学生的课桌才能通过。”西南联大学生何兆武回忆道。

“课堂内除老师的声音外,大家都全神贯注,鸦雀无声,联系到伟大的抗日战争,钱师要求我们艰苦奋斗,克服生活上学习上的一切困难,积累知识和才能,以便听从祖国的召唤,为抗战建国贡献力量。”姚渠芳在《怀念在台湾的钱穆老师》中写道。

近代中国,史学名家倍出,《国史大纲》在一众通史著作中无论从哪个标准看,都是不容忽视的巨著,若论在民族危亡之时唤醒民心,振奋国民精神的现实影响力,都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

如今,宜良县在1938年钱穆著书的岩泉寺建设“钱穆著书纪念馆”,既是宜良县廉洁文化示范点,也是继台湾台北“钱穆故居纪念馆”,江苏无锡“钱穆、钱伟长故居纪念馆”,江苏荡口“钱穆旧居纪念馆”之后建立的有关钱穆的纪念馆,其详细阐述了钱穆寓住近一年撰著完成《国史大纲》这一重大文化事件。(吴惠)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