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苑】回不去的故乡
来源于:禄劝县
发布时间:2020-05-20 14:45:08
编辑:禄劝—杨庞华
一晃,我离开故乡十年了。偶尔回去一次,像是去做客。
父亲为了我上学求知,带着母亲出门打工多年,最终却过度劳累,倒在了异地他乡,而他最后的遗言只有一句:“送我回去。”近期,因为身份证更新换代,我回故乡去办理,拿着这张颜色鲜艳,内容几乎完全没有变化的新证件,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到,原来,我一直属于这里,属于这片父亲曾经耕作过几十年,现在静静安息的土地,属于这个几乎就要废弃的村庄!
十年前,我带着青春的任性走南闯北,再后来到异地求职谋生,到处停留,却唯独没有在故乡长久驻足,没有在故乡静静徜徉。
故乡,始终静静躺在滇北偏远的大山里,承载着我梦中和笔下反复出现的山坡、小河和瓦房,只是那里早已经没有了属于我的任何痕迹,没有了我家的炊烟、老牛和小狗,那里,只有一连串剪不断,理还乱,梦不完,诉不尽的故乡情。
我的故乡,地处偏远的高寒山区,交通闭塞,对于像我的祖辈、父辈那样的农民来说,他们必然无可选择地生活在贫苦的农村,但他们有一个代代相传的夙愿,就是让自己的子女离开大山,做“有出息的人”。
我就是乡邻们眼里,父母心里“出息”了的农村孩子,通过读书,告别了大山,摆脱了父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春种秋收。但是,只有当我们走出大山,才会发现,外面世界的路很宽很平,却也很长,似乎没有尽头,我们走得越久,就会越没有方向感,不知道自己意欲何往,时时感到自己像是从村庄中挪来,移栽到社会大花园中的一棵不起眼的小树,随风摇摆,将忧伤与孤寂埋在心中,木然地接受这斑斓的红尘,附和着欲望的歌声。
于是,我迷茫了、彷徨了,心无皈依之处了。
于是,我反反复复地梦见故乡!
回去吧?回不去了!
故乡,那个完全用道德准则维系治安稳定,靠感情建立合作关系的社会,终究还是被人们抛弃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耕生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青壮年放弃了土地纷纷涌向城市,用汗水换取了城市的繁华和喧嚣。村庄空荡荡的,只剩下几个老人,拄着用了十几年的竹棍,用微弱的声音招呼着一群调皮的孩子。
我家老屋上的瓦片掉落在墙角,碎了一地,墙体被雨水淋得几乎就要坍圮了,院墙的石缝里有几株蒿草,长得十分茂盛,墙上挂着几件布着蜘蛛网的农具,重现了当年父亲在夕阳里佝偻着,负重蹒跚前行的身影,和母亲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在田间耕种的姿态。还有那把耕犁,还让我想起了勤劳的老牛,但它早就变成了我的学费,我不自主地哼起了儿时的牧歌,只是曲调和歌词也早已残缺不全了。
像我父母这样的农村人,一生只有种庄稼和养育子女两件事,离开村庄,只是为了将子女带出大山,而他们终究却要回到他们耕作了几十年的土地上,用父亲生前常讲的话说:“不能因为出来久了,就忘记了,那里才是我们的根,我要回去守着那几尊祖坟。”而父亲回去以后,母亲也始终吵着要回故乡去,说那是她的根,那里有我的父亲。我一直担心,母亲那孤单身影,要如何承受故乡的沧桑,一直不肯答应她回去。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我们离家久了,就忘了根在哪里,而这个世界,生离死别的悲情和离根的伤痛都是我们承受不起的,母亲,她更承受不起,她回去,哪怕对着墙上的那张黑白照片讲讲话,守着那一抔黄土,也不像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里发呆那么孤单。
父亲回去了,母亲回去陪着了,而我,又何尝不想回去!
可是,我却真的回不去了!
我们把父母丢在山里,自己却被城市丢弃在街角的霓虹灯下,不知所措。那么走吧,回家?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有回一趟家的愿望。只是我清楚地知道,我真的回不去了,再回去时,故乡已物是人非。自己,不再是那个记忆中的少年,早已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早就把二十四节气忘得一干二净了。我早已禁不住故乡的风吹,不敢走故乡崎岖陡峭的山路,抬不起儿时用过的小斧头……
故乡,我真的回不来了,在我像过客一样走近你的时候,请包容我当年的背叛,再赐我一口当年那清冽的山泉吧!(朱顺权)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