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采蘑菇的野孩子

来源于:禄劝县

发布时间:2020-05-20 10:26:11

编辑:禄劝—杨庞华

“真香!这叫青头菌吧?”这几乎是这个季节最热门的话题。我早就等待着这个季节,早就为蘑菇的香味垂涎欲滴,也早就为采蘑菇酝酿着时机。

在蘑菇上市的雨季,蘑菇始终是人们最关注的的焦点,但我始终认为,没有任何人比自己更具有发言权,因为,蘑菇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几乎熟悉后山上任何一种蘑菇,没有人比一个陪着蘑菇破土的人更懂蘑菇。但是,因为滇北山民关于蘑菇的叫法,都来于方言,所以,除了几种较为常见的蘑菇,我也几乎不知道生物科学里关于这些菌类的命名,更不能在跟别人谈论蘑菇时候得到一个统一的认识:牛肚子菌、青头菌、刷把菌、猫耳朵菌、白枫菌、羊肠子菌、杨柳菌、小黑菌、刺栎菌、黄露伞、一窝蜂……我敢跟任何人打赌,你不会认识这些菌中的三种以上,你更不能体会在那种口粮极度贫乏的年代里,这每一种蘑菇几乎可以代替瘦肉的、沁人心脾的独特香味。

故乡的高山,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是野生菌生长的绝佳环境。我家住在山脚,我在每个暑假里不需要大人安排就积极去做的一项劳动,就是采蘑菇。我总是和村里的三五个小伙伴天不亮就忙着起床,穿上还在微微湿润的衣服和鞋子,背上小背箩,踩着泥泞,摸黑上山,只等一线曙光洒下来,一群小伙伴就钻进茂密的树林,打破森林里一夜的静谧,第一时间用手指着过去这一夜刚刚破土、害羞一样躲在树叶下面的蘑菇,高声喊出名字,以便“先占先得”。小伙伴们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忘了苦累,争先恐后地翻过一一道道山梁,所到之处,几乎是把这一夜出土的蘑菇一扫而空,当天的后来者,只能看着我们留下的脚印,摇头惋惜。如此,等到太阳出来时,一群小伙伴就已经把方圆十几公里的山林翻了个遍。钻出树林时候,浑身早已被汗水和雨水浇透,但我们没工夫休息或者避雨,而是背着满满一箩筐蘑菇,以小心翼翼,但又紧促的脚步,向着山脚的炊烟而去。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几乎能记住方圆数十里的大山里,哪个山梁子上青头菌多,哪棵大树下刺栎菌好,哪个石头缝里的扫把菌是粉红色还是淡黄色。当然,除了村里人都知道的几处蘑菇集中点,包括我在内的每个采蘑菇的小子,都知道几个特别的“蘑菇窝”,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小秘密,这样的一窝菌子,有时候能让我们一次性装满箩筐,而不用再翻山越岭与别人竞争。我知道的那一窝,是我的父亲最早发现,至今依然属于我家独有的“私有财产”,在方圆不到半里的一个断崖梁子上,因为地势险峻,除了山羊,鲜有人到,所以至今没有被外人发现,而那里石缝里盛产的正是当地较为少见的“猫耳朵菌”,因长得像猫的耳朵而被我们这样命名,入口有弹性,嚼起来香脆可口,属于名贵菌种,在那个年代的集镇上,其他常见菌能卖到2元一斤的时候,猫耳朵就能卖到20元一斤了。每年父亲带着我去采摘的时候,总有数十斤猫耳朵菌如期静候,从不爽约,每次采摘回来,父亲都要把其中几朵卖相不好的猫耳朵留给我和哥哥解馋,再留几朵给邻里和亲人,其余的让母亲背到集镇卖钱,每年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几乎就够了我秋季学期所有的在校开销。

后来我长大了,漂流在异乡的城市里,每到雨季,就开始想念、梦见故乡的山坡上、树林里那些贴心的蘑菇,它们给我的,除了美味,还有回忆。所以,每年雨季,我总要抽出几天,回到故乡,肩上斜挎一个小时候用过的小背箩,气喘吁吁地钻进树林,激动地将那些熟悉的小朋友带回家,经过清洗、油炸、密封包装,带到城里慢慢享用。

时至今日,始终有那么一个场景始终在脑海来、几乎是挥之不去:一个小男孩,穿着破烂的胶鞋,飞禽走兽一般,穿梭在树林里,就像父母们催促着孩子回家吃饭一样,吆喝着各类蘑菇的名字,蘑菇们很听话,一听见吆喝声,纷纷从腐殖土里探出头来,咧着嘴笑着等着它的“主人”。

就是在三年前的这个雨季,我的儿子钻出了他妈妈的肚皮,那年,我因为要照顾他而与故乡后山的蘑菇爽了约,所以,我的儿子就叫“小蘑菇”,而我,就升级成了“蘑菇爸”。

蘑菇,几乎是我的整个童年,而小蘑菇则必然是蘑菇爸的整整一生。在蘑菇爸的眼里,他几乎是这个世界上最完美、最灵动的蘑菇,是上天对蘑菇爸最大的恩赐,他肉嘟嘟的,越长越像一朵蘑菇,蘑菇爸总控制不住自己的骄傲情绪,在别人面前反复提起,每天在朋友圈晒一次他的搞怪和调皮形象。

如今,故乡的大山里,各类蘑菇又开始争先恐后地探出了头,而“小蘑菇”也每天带着笑容,学步向前,开启属于他自己的美好人生。(朱顺权)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