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廉政教育

富民:用好“第一种形态”守“防线”送“温暖”

来源于:富民县

发布时间:2020-05-02 17:30:30

编辑:富民—沈鸿雁

“经常进行提醒谈话,及时约谈批评教育。”《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对党委书记、班子成员履行主体责任作出具体要求。

富民县赤鹫镇认真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党政班子成员充分实践运用“第一种形态”,开展好经常性谈话提醒和批评教育。

2020年一季度,12名党政班子成员分别对科室负责人、村组干部共43人次进行了批评教育,推动监督“前移”,提升工作效能。

 用好“第一种形态”严守“防线”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对于基层党员干部,严管就是厚爱,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基层干部身上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就是守护基层干部的“第一道防线”。

在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中,镇纪委围绕扶贫项目实施、“农危改”工作、安全饮水等问题共对3个科室负责人、1名村干部进行提醒谈话。

另外,镇党政其他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谈话39人、约谈4人,切实守好防线,全面压实全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对扶贫项目的管理我们确实存在一些不足和隐患。”针对扶贫项目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镇纪委对扶贫科长进行的提醒谈话让其开始反思。

“下一步,我们会根据这次谈话的要求,借鉴一些其他地方的做法和经验,探索建立我们镇扶贫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切实用活用好扶贫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贫困群众受益。”提醒谈话后,扶贫科科长给出了整改态度和措施。

通过提醒谈话,进一步传导扶贫责任和压力,督促基层干部抓实抓细扶贫措施,全身心投身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中。

运用“第一种形态”传递“温暖”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千头万绪”、“包罗万象”是基层的重要特性,在推动工作中,基层干部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问题。

“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

对于一些敢于担当、群众满意的基层干部,未造成不良影响的,应用好“第一种形态”既有利于及时纠正并解决问题,又能为干事创业的干部撑腰鼓劲,有效传递关爱基层干部的“温度”,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第一种形态”实践运用具体工作中,既需要“执纪必严”的震慑,更需要“撑腰鼓劲”的温暖。

该镇阿纳宰村党总支书记的妻子非法改变林地用于修挖道路属违法行为,村党总支书记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对亲属管教不严负有责任。在督促职能部门依法惩处违法行为的基础上,镇纪委对该村党总支书记进行了提醒谈话、批评教育。

“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村书记,在脱贫攻坚中主动担责、任劳任怨,工作成效突出。”谈起阿纳宰村党总支书记的工作,镇扶贫办主任说道。

“你30多年来一直担任村干部,工作肯干、作风扎实,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全镇干部也都看在眼里。”在谈话教育中,镇纪委书记首先对其工作进行了肯定。

“鉴于你的表现,这次镇上对你只作提醒谈话、批评教育处理,当然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带头严格要求亲属,营造良好的家风民风。”

“谢谢组织对我的关心,这次事件我的确存在管教家属不严的问题,我负有责任,组织对我的处理我觉得很暖心,这是组织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和关心,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村书记感叹道。(钟丽平)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