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巡察整改促彝乡生活绽新颜

来源于:晋宁区纪委

发布时间:2020-04-02 16:29:56

编辑:晋宁—张亚云

“这几年,我们的生活改观着实大,以前要么是有土地,人进不去耕种,要么就是地里种出的作物只能靠人背马驼,运不出来。但现在不一样了,你看……”晋宁区夕阳彝族乡保安村党总支书记指着远处新改扩建的田间路,向检查组说道。

为督促做好巡察整改工作,前段时间,晋宁区成立巡察整改专项检查组,对2018年巡察反馈问题开展“回头看”,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

我们组主要对夕阳彝族乡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回想起2018年4月巡察组到夕阳彝族乡进行巡察时的情形,再和如今相比,的确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当时巡察结束后,巡察组向夕阳乡反馈了“乡党委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乡村战略不够,强村富民办法不够多,路子不宽、补短板功能不够强”的问题。

两年来,夕阳彝族乡党委紧抓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脱贫攻坚工作,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多管齐下,带领群众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群众人均收入从2017年的10018元增加到2019年的12012元,增幅达20%。

而在当时,如何强村富民,让老百姓增收致富是摆在夕阳彝族乡党委、政府眼前的第一大问题。夕阳彝族乡乡长说:“夕阳属于山区乡镇,四面环山,少有平地,群众田地多在半山陡坡上,原先的很多田间道路是些只能容一人通过的沟道,机械牲畜很多时候用不上,雨天一旦淹水连人都进不去,好不容易种出了玉米,又只能靠人背一两公里才背得出来,运输难严重阻碍村民的增收致富。”

为解决这一难题,夕阳彝族乡积极向上级争取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先后投资了1500多万元进行田间道路土地平整、改扩建、新增灌溉排水沟,建设规模达8265.27亩,覆盖夕阳彝族乡夕阳、新山、田房、保安、一字格五个村委会,受益群众达3500余人。新建设的田间道路每年促进增收粮食产能91.1456万公斤,新增产值300.17万元,新增利润211.53万元,人均增收541.82元。

群众从原来经济作物种得出、看得见,但运不出、卖不了,到现在基础设施日益健全完善,沟路一体化建设,既满足了生活出行,又为生产灌溉创造了条件,群众反响一致较好。

“在你们巡察反馈后,我们认真反思,总结出等着‘输血’不是办法,得靠自己‘造血’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提出传统产业结构已不适应发展需求,必须发展高效益可靠产业的思路。”乡党委、政府紧扣巡察中发现的问题,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引领下,积极与区农业部门对接,在实地考察高粱地自然条件后,在村内试种高钙硒米、丰优香占、水果瓜子、富硒黑皮花生等。试种成功后,在全乡范围内进行推广。为拓宽销路,乡党委、政府又指导、帮助高粱地村委会成立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网络营销电商平台,推荐大学生村官全力协助搞好电商平台维护和产品推介、销售,还达成电商平台合作2家,线下合作2家,由区级挂钩领导牵线,晋宁国资公司对富硒黑皮花生进行保底兜底价收购,统一对外包装销售,解决群众的销售顾虑。

“我们周边几个村利用高粱地成立的合作社,种植黑皮花生,这两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效果非常好,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木杵榔村主任在村委会一边忙着组织村组干部将群众手上收回来的黑皮花生装到车上,一边兴高采烈地对检查组说。

“2019年,高粱地村富硒黑皮花生种植面积达到255亩,单价达到42元/公斤,仅黑皮花生一项就累计带动群众增收130万元,加上高钙硒米、瓜子等收益,高粱地村村民的收益呈逐年递增趋势,致富路越走越宽。”高粱地村小组组长自豪地说。

“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敞亮了,以前我们祖祖辈辈住的房子是昏暗、低矮、潮湿的茅草房,现在住的都是宽敞、明亮、富有彝家文化特色的二层小洋房,下步我们想结合农业,打造发展彝族特色旅游,让老百姓的腰包都鼓起来。”田房村总支书记带着检查组边向群众家里走去边说。

为改善人居环境,夕阳彝族乡分批次、分阶段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2018年至2019年共实施四类重点对象C、D级危房改造82户,实施2014年建档立卡脱贫户危房改造25户,实施非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472户。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打造群众满意“安居”试点,在田房村委会大摆衣小组推行新型抗震夯土民居改造试点项目,已建成8户。下步将以高粱地村作为第一个整村改造试点,新建民居71栋,力争将高粱地村打造成“云南省第一座全村覆盖的新型抗震夯土民居村落”,既解决群众人居环境的问题,也为夕阳彝族乡推动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助力。

结束了一天的检查工作,走在富有彝家特色的村中小广场上,全体检查组成员感慨良多,通过巡察有效促进了夕阳这个偏远山区少数民族乡的长远发展,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大家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已到了傍晚时分,小广场上的太阳能路灯亮了起来,老人、妇女、孩子在茶余饭后都走了出来,广场上悠扬的彝家小调响了起来,彝家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杨勇  刘云昌)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