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摘帽“后的扶贫路
来源于:禄劝县纪委
发布时间:2020-03-31 11:34:13
编辑:禄劝—杨庞华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书西村委会地处镇东南处,辖13个村民小组。2019年,全村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178人,已全部达标退出,村级贫困退出指标全面达标,书西村委会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云南省禄劝县纪委县监委干部,高荣骏就是这里的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
“继续当好扶贫冲锋员,当好群众服务员。”
“我们这里是一个纪委的小伙子来驻村。”这就是村民们对书西村委会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高荣骏的第一印象,也亲切称呼他为“小高”。
“一看房、二看床、三看腊肉挂上梁、四看饮水清汪汪。”书西村委会脱贫后,小高没有“松一口气”、“歇一歇脚”,而是马不停蹄的全身心投入到后续的帮扶工作中。稳脱贫、稳发展,继续强化驻村帮扶,继续联合村三委班子,采取分片包干的形式,与一名村干部共同包片,形成“双片长”,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深入开展“六个百家”“三个一”等活动,强化日常走访,继续坚持“日访10户”制度,接受贫困户监督和政策咨询、问题反映。通过不断增强与农户的联系,切实掌握贫困底数和问题状况,与村委会分析研究解决措施,因户因人因点解决问题,确保脱贫成效巩固提升。
“不能光是脱贫,还要能致富。”
“脱贫致富急先锋,烤烟种植好能手,吃苦耐劳热心人。”这是大家对昆明市优秀脱贫户王自伟的评价。
“政府没有白给我小猪养,我好好把它养大卖掉了,赚了钱,这是收入证明,他既是政府帮助我的证据,也是我收入增加的证据,我永远记得并感谢政府。”书西村委会的王自伟靠养猪脱了贫,但现在让小高操心的是如何让他致富。
拟定计划、调整优化产业内容、制定发展规划、整合土地资源……在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王自伟种起了烤烟,当上了烟农。为了补齐自己的技术短板,王自伟除乡镇、村委会组织的技术培训每次必到外,还多次邀请合作社、烤烟辅导员对自己进行指导,烟叶等级一年比一年好,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
“去年种了6亩,今年我准备再租5亩土地来种。”说干就干,小高找到长期外出务工的脱贫户,将他们闲置在家的土地流转给王自伟种植烟草,实现了资源互补、互利互惠。
“我现在学了技术,也有了经验,政府这么帮助我,我要做出点样子来!”如今的王自伟,成了村里烤烟种植的专业户,他积极也将自己的技术、经验的交给其他村民,帮助他们一起走上致富的道路。
“当贫困户不是件多么光荣的事情,现在政策对老百姓这么好,总不能坐享其成等别人给,别人给的东西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安心。”王自伟这样说道。
在书西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村民积极响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号召,扎实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因户因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引导脱贫群众心怀感恩、不等不靠、诚信自强、努力劳动,光荣地走向了实现小康的幸福大道。
“一年扶贫路,一生驻村情,我要尽可能为我们村多做点事。”
为使脱贫攻坚完成后各项工作能够稳定延续,脱贫成效得到巩固提升,高荣骏作为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坚持提前谋划,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一起制定了《书西村脱贫成果后续巩固提升实施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利用工作之余,他组织村副支书、卫生员和两名后备干部开设学习班,专门学习电脑和各类手机办公APP的使用,从最基本的打字到办公软件、手机办公的应用,帮助村委会培养了多名电脑业务操作员。他设计了 “美丽书西”文化标志,编撰宣传图书《美丽书西——书西村脱贫攻坚纪实》,大力宣传书西村脱贫攻坚典型人物和事例。结合专业知识,他还撰写了《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书西村脱贫攻坚问题与对策研究》《驻村扶贫工作队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与问题研究》等调研报告,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总结和思考。
为改变书西村合作社机制不规范、群众参与低等问题,高荣骏积极与社员、农户探讨,坚持把支部带到合作社,规范制度,健全管理,鼓励2名有致富带头作用的社员入党,按要求把24名贫困户吸收进合作社,规划产业发展,提出特色中药材和传统作物按比例种植,在书西村“企业+合作社”基础上,形成“支部+企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使书西村合作社年收入突破5万元。他创新实践“党建+三讲三评”模式,通过围炉夜话、院坝会等形式,把“三讲三评”与队伍建设、群众党课、政策宣传等结合起来,讲革命史实、讲长征故事、讲脱贫攻坚人物事迹等,让群众爱上“三讲三评”。
“我最喜欢听高书记讲党课,尤其是上次他讲的毛主席爬雪山时警卫员牺牲的故事。” 高荣骏以故事讲党的光辉历史,以事迹讲党的优良传统,使普通群众感受到党对人民的亲切关怀和对农村的深切关心,在群众心中深植“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思想意识,成效显著。他探索建立“党建+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充分利用党组织文化阵地引领作用,积极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他组织农村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学唱《入党誓词歌》;宣传村史党史,传播民族文化;宣传报道党员自发美化乡村环境等先进事迹;编写、制作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展板等,展现书西村党员在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传播党员正能量。群众思想观念逐渐转变、政策宣传不断深入人心,各族群众亲如一家,“汉族彝族不分家”“有困难找组织,有问题找党员”渐成村民共识。
“强化政策宣传、压实帮扶责任、助力精准帮扶、严格项目管理,这就是我们今年的计划。”高荣骏说道,“大学毕业我选择回到家乡,就是想为生我养我的少数民族地区做点事儿,这就是我的初心。”(杨庞华)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