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手记中的你我他
来源于:五华区纪委
发布时间:2020-03-31 11:11:19
编辑:五华—王永权
整理工作资料时,又看到了《“过河小卒”的成长蜕变》,那是我花了不到2小时完成的手记,也是自己修改最少、最满意的手记,再次看到这篇文稿,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成长蜕变,颇有感悟。
2019年7月我加入到纪检监察队伍中,作为街道监察室监察员,在履行监察员的职责时,还负责文字类的资料信息报送和宣传稿的撰写。身为理工大学毕业的我,是纯正的理工女,从事文字类工作对我无疑是种巨大挑战。我曾经迷茫过、失落过、彷徨过,幸好有“他”和“他”,帮助我一路成长。
第一个“他”是街道纪工委书记老巴,我的直接领导,我口中的“巴扒皮”,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他日常工作标准高、督查检查执纪严,说干就干雷厉风行,工作中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拖沓。
记得那是我刚到街道纪工委不到两周的一天,我有幸参加了区纪委组织纪检干部到省纪委廉政文化长廊参观学习,展出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为民亲切感,有清风拂面感,有“铁军”威严感等。
参观结束后,老巴喊住我:“小李,今天的参观学习不错吧,有感触吗?”
“有,‘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的书法就有所感触。”
“你写篇手记,周一上午给我,我帮你看看。”
我心里咯噔一下,现在是周五下午,如果下周一上午要交稿,那我的周末岂不是泡汤了?心里想着,真是个“巴扒皮”……
不管了,周末加班,周一早上我还是按时交上了我的第一篇手记,老巴看了以后,冷着脸说到:“小李,论述还是到位的,有框架,但缺乏‘血肉’,内容里面没有具体事例做支撑,整篇文稿没有说服力,你写的这个不能叫做手记,只能叫总结,我发篇手记给你看看,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
我认真读了老巴《五分钟的感悟》手记后,一下就找到了差距,我写的哪是手记啊,顶多是简单论述,原有的那份自信,所剩无几了,离纪检监察的宣传要求相差甚远。
后续我努力练习写作,老巴对我认真指教,他坚信: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写出有“灵魂”的文章;只有多干、多看、多总结、精提炼,找准信息的切入点,通过简单现象,分析研判出问题的根本,把监督执纪放在一线,落实在萌芽状态;一篇好的手记,有警示作用,能引人深思,能传递正能量。
从那以后,我们白天到社区和村组督查检查,回来后总结工作找准切入点,有时晚上22点后,甚至23点后,老巴都在微信里发思路和想法,我说能不能第二天再讨论,老巴坚决地说:“好的思路和想法是刹那间迸发的,第二天也许就弄丢了。”“巴扒皮”就这样锤炼我,有时我做梦都在写手记想思路,又有多少个夜晚在睡梦中因为写手记而惊醒,生物钟全乱。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我突飞猛进,思路开阔了,写作水平提高了,最终以《“过河小卒”的成长蜕变》得到了老巴的肯定和认可。
我正暗自感受着那份来之不易的小信心时,第二个“他”浮现了,他就是区纪委宣传部王部长……。
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举国上下,各行各业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我看到街道党政综合办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在为普吉的疫情阻击战提供全方位的后勤保障时,我被感动,提笔撰写了《战“疫”背后的后勤班》,就在写作当天晚上23:57分发给老巴,老巴及时回复了“赞”的表情。
几天过去了,“后勤班”没有一点消息,我追问:是不是写作质量不高?还是主题不鲜明?还是……?
“王部长说这篇文稿偏离了主责主业。”
我的心落到谷底,那是用真心、用真情撰写的文章,难道抗击疫情不是现在的主责主业吗?怎么就偏离呢?心里很不服气。
老巴解释到:“我们是基层纪检人坚守一线,监督一线,立足岗位,落实好执纪监督,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保驾护航,才是我们的主责主业。这篇手记用于抗击疫情新闻报道很好,但不符合纪检监察主责主业宣传工作的要求。”
听了老巴的剖析后,我恍然大悟,细想,文章再精彩,但和纪检监察没有联系,所以王部长给的定位是非常准确的。之前从老巴那里听说,王部长的要求严,标准高,后来在《这位“垃圾”书记有点忙》那里体会到了。
在2020年2月底,街道开展大清扫、大清理、大消杀专项行动,对城中村、老旧居民小区病毒滋生地和传播源开展全面集中清理消杀,由街道纪工委书记为督查组长对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开展全面的督查检查的背景下,拟写了《这位“垃圾”书记有点忙》的手记,我修改了3稿,老巴再修改了2稿,觉得可以了就上报给王部长。
20分钟后,王部长发来微信,说到:“你们的文章,最大的毛病在于吹和拍的痕迹太重了”、“可能比较起来,你用很多笔墨描写怎么督查,有些细节和数据更具说服力,比如说,你们督查了多少社区,覆盖辖区多少公里范围,甚至可以对比一下,一天走了几公里?多少步?一句话重复了多少遍等等这些细节,有没有温暖的人和事,只有靠细节才能打动人心……”王部长又转发了几条中纪委采用的手记给我们做参考和示范。
对照我们的文稿材料,王部长的每一句话都直击要害,瞬间觉得自己又回到了起点,大脑一片混乱。
稍事平静后,再细看王部长的信息,清晰了,其实王部长已经把修改建议都整理出来了,我们忽略了直观数据,还缺少了温情,把监督执纪变得冰冷和生硬,同时还失去了说服力。
按照王部长的建议我再提炼、再修改,又经过2稿后,部长才认可,这篇手记写得好辛苦、好辛苦!
成为基层纪检人的8个月里,我从宣传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纪检人的严谨和较真,纪检工作没有大小之分,只有精益求精。在一番感悟之后,庆幸遇上了“他”和“他”,点点滴滴助我成长,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李姝)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