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举报信
来源于:嵩明县纪委
发布时间:2020-03-17 11:50:55
编辑:嵩明—王瑞华
早上7:50,信访室杨大姐如往常一样,提前10分钟打开群众来访接待室大门,扫地、抹桌子、准备来访群众需要的查看信访举报指南……
8:00,“昨天下午接待了五起来访群众,第一起是嵩阳街道某居民反映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低,希望能提高补偿标准的问题,建议由街道协同居委会做好来访群众的政策解释工作;第二起是……。”我和杨姐对昨天下午群众来访诉求进行认真分析研判后录入来访接待系统,同时报批后做下步的分流处置。
8:30,“小同志,我的事情你们打算怎么处理?”寻声望去,接待室玻璃门前显出一个矮胖、杵着拐杖、略显佝偻的老人。“怎么又是这位老人啊,这么早、这么冷的天,不要被冻感冒了”。我赶紧推开门,把老人迎进接待室,老人刚坐下,杨姐的一杯热茶就递到了老人手里。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你们收了我的举报信,收了我举报信里的钱,一定会帮我处理我退休工资的事情了吧。”老人翘起二郎腿点燃香烟,语气中透着些许得意。
“老人家,昨天上午您来反映工资存折本上少了67.62元钱,不是已经帮您和信用社对接解释清楚了吗?今天冒着大雨来,又有什么急事呀?您慢慢说。”杨姐温和的问。
“我昨天放了一封举报信在你们接待室,举报信里有个红包,红包里有4000块钱,是专门送给你们的。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今天我就是特意来问问,你们收了我的钱,一定要为我办事情啊……”老人深深吸了口香烟,吐出一团浓浓的烟雾。
我吃惊的盯着老人浮着笑意的脸,如果老人说的是真话,而“举报信”又不见了,那可如何是好。
“老人家,昨天来访的群众比较多,我们确实没看到您放的信封,也没收过您的钱,您遇到难题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是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和期盼,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工作人员就是你们信访群众的贴心人,是专门为信访群众服务的,也必须是守规矩和纪律的,请您相信我们。”我心急,但依然压低着嗓音。
老人见我态度诚恳,迟疑的摇摇头,喃喃自语:“我昨天肯定把举报信封放你们这里了,我脑袋有点发昏,具体放在哪个位置记不清楚了。”
“那您喝口水,再好好想想举报信到底放哪了。我们也找找看看”杨姐细声说。
安抚好老人,我和杨姐迅速对两间接待室进行“地毯式”搜索,“是不是这个信封?”看到落地窗帘旮旯里“躺着”的举报信,我长长的疏了口气。
9:10,向分管领导请示后,我们拨通了110的电话。等待警察出警期间,我和老人唠起了嗑。
“大爹,您以前是不是也在其他单位摆放过把这样的举报信?”
“摆放过啊。我在人社局、检察院、法院等地方都放过这样的信封,信封里都装了红包,红包里也都有4000块钱。”
“有人收过您的钱吗?”
“没有。他们一般都是第二天当着警察的面就把钱还给我了。”
“您干嘛要这样做呢?”
“拿人钱财,替人平事,我就想着这些部门办事的人收了我的钱,就会把我企业改制时的退休工资再调高一些。 ”
“您退休工资套改的事,不是人社局等部门都帮您核实过,没发现套改错误啊。况且您到法院诉讼,终审判决也是败诉啊。”
“我想着纪委监委什么事都可以为我们老百姓办,什么事都可以管,所以我就想用信封装个红包送点钱给你们,你们就一定会好好为我办事情。”
“大爹,谢谢您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但我们的工作也是有职能职责规定的,开门接访是纪检监察机关搭建的群众诉求'直通车',让来访群众感受到进对了门,找对了人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但您一定要如实反映、理性表达。”
9:20,向派出所出警的两名警察说明情况后,派出所张警官笑着走进接待室。
“是张警官啊,咱俩是老熟人了,你对我的情况最熟悉了,你来了,我就什么都不说了。”老人尴尬的说。
“老李,您来看看墙旮旯里的这个信封是不是您放的,您怎么又故伎重演了,赶紧打开看看。”
老人蹒跚着走到另外一间接待室,捡起信封,抽出信封里面的钱认真查看,当发现自己夹在钱里的小纸条时,高声笑着说道“就是它了,我的钱,我做着记号呢,刚好4000块,没错。”老人笑呵呵的对大家说。
“李大爹,您没发现近些年我们的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了呀,在农村,村民邻里和睦相处,茶余饭后大家聚在活动场所跳舞、下棋、交心,文化生活有较大提高。在机关单位,政府服务部门集中在政务大厅上班,办事流程规范,窗口人员工作态度和蔼,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您以后不能再用老套路办事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老人频频点头附和着,苍白而浮肿的脸庞呈现些许红晕。
10:00,因老人年龄较大,出警民警对其批评教育后把老人送回了家。接待室又恢复安静。
过硬的业务水平,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信访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从事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多年,我深深感受着信访工作的酸甜苦辣,每天面对不同的信访群众,既有解决问题后信访群众的暖心问候和感谢,也有和来访群众的不悦、争辩,更有一番耐性解释后不被理解的烦忧和委屈。但始终坚信,群众因为信任,才会来访,只有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才能“贴心”处置群众信访举报问题。以后的每一天,我依然坚守初心使命,用百分百的真心、真情和努力,处理好每一封举报信,接待好每一位来访群众,不负群众的信任和期待。(陈敏艳)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