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三个冲锋在前”,凝聚抗“疫”红色能量
来源于:东川区纪委
发布时间:2020-02-12 15:16:29
编辑:东川—张正余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东川区始终坚持“三个冲锋在前”,通过靠前指挥、示范带动、践行使命,持续凝聚全区红色正能量,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各级党委(党组)冲锋在前,靠前指挥,周密部署
东川区委高位统筹,第一时间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14名区级领导牵头分工,43家成员单位(部门)协同联动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同步设置1个指挥部、12个专项工作组,建立完善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领导小组日调度推进落实机制,全面构建集中、统一、高效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领导保证。
同时,逐层逐级压实“一把手”属地管理防控责任。全区57家党委(党组)负责人提前到岗就位,8个乡镇(街道)和移民新区、169个村(社区)、1496个村民小组的党员干部全面进入“战时”状态,通过区级领导划片包干、乡镇(街道)领导分片负责、科级领导包村联组、村(社区)干部包组联户、党员结对联系群众,着力实现“区、乡、村、组”四级联动,自上而下地打造协同、全面、牢固的责任链条。
不仅如此,各乡镇(街道)还积极探索符合镇情、切实有效的工作战斗指挥机制。东川区因民镇,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村和保留村实际,围绕“防什么、谁去防、如何防”三个重点,提出并落实“12345”工作法,即:明确1个指挥体系、采取2种排查方法、聚焦3类重点人群、用活现有4支队伍、压实防控5项责任。
各级基层党组织冲锋在前,筑强堡垒,示范带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东川区第一时间发出《致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倡议书》,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学校、“两新”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各级基层党组织,层层号召、激活初心,众志成城地织密疫情防控“红色网络”。截止2月4日,共有664个党组织657名党组织书记6085名党员干部直接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发出疫情防控倡议书113210份,发出疫情防控工作手册71023份。
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的鲜红旗帜。全区各级各部门先后组建了523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突击队,并在疫情防控一线成立了3个临时党组织。东川区汤丹镇,镇机关20名退伍老兵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主动请战,组建“退伍老兵突击队”,并成立临时党支部,在防控最前线贡献力量;东川区乌龙镇,广大应急民兵发扬忠诚担当、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本色,组建“民兵突击队”,成立疫区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主动申请 24小时值守疫区4个隔离检查观测点;东川区公安局,坚持“支部建在连上”,组建“疫情防控突击队”,实行24小时一级战备,并成立东川南、绿茂等12个疫情监测卡点流动党支部,时刻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各类突发事件处置任务。
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激活初心,践行使命
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在打好防控疫情阻击战中积极响应号召,全面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初心和使命。东川区因民镇,党员干部将党旗扛在肩上、党徽戴在胸前,克服“防护少、设备差、任务重、风险高”等困难,通过“定方向,带头学深悟透;定人员,带头主动请战;定要求,带头落实推进”,由党政领导带头包片、包户、包人,全力奔赴防疫阻击战第一线;东川区各村(社区),通过片区领导、包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队员,全面动员本村(社区)的年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工作组、宣传队,在各路口设置卡点,宣传防疫知识、登记出入人员信息、劝导聚集群众,并利用微信、QQ等网络交流媒介,充分发挥“网上阵地”作用,探索“线上领任务、线下抓落实”的疫情防控模式;东川区铜都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联动驻区单位、物业行业、“两新”行业党组织,利用“云岭先锋”平台发出招募志愿者公告,通过“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动员辖区内在职党员干部,采取一系列“硬核”措施,打好城市社区“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阻击战,做到共建共治共享。(黄帅)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