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热议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

来源于:宜良县纪委

发布时间:2020-01-13 14:26:43

编辑:宜良—吴惠

1月12日晚,《国家监察》专题片第一集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宜良县纪委监委通过“宜人风清”微信群及时转发播出预告,强化观看宣传力度,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第一时间通过电视、网络、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平台进行收看,并纷纷热议。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充分体现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代理主任涂国尧表示,“伴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街道)派驻监察室的成立,村(社区)专项巡察的开展,全面打通了监督‘最后一公里’,实现纪检监察全覆盖,充分发挥出监督的综合效能,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艾文礼纠结于是否该投案自首,对反腐败高压态势抱有侥幸心理,幻想着十九大以后反腐力度弱下来,希望自己退休以后能被‘网开一面’。但是反腐不是一阵风,肃贪没有休止符,贪腐分子盼望的‘风声不紧’永远都只能是幻想,主动投案才是正确的选择。”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唐跃中如是说道。

“权力是最大的腐蚀剂,尤其是稀缺特殊资源的审批权,成为‘茅台乱象’的重要根源。袁仁国一方面把经营权作为搞政治攀附、捞政治资本的工具;另一方面也大肆谋取私利。出现这么多问题,就是因为监督缺失,反腐败的核心也就是制约和监督权力。”县卫健局干部张海梅感慨地说道。

“从近年来落马的诸多案例中可以发现,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台前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秦光荣在专题片中自述,‘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所以家里面接连出了大问题。’作为派驻纪检组干部,不仅要盯紧党员干部工作以内,还要关注党员干部‘八小时外’,做到防患于未然、‘治未病’的功效。”县纪委监委派驻县法院纪检组组长李红梅这样说道。

“秦光荣在云南工作多年,也曾信誓旦旦要清白为官、干净做事,但终究被贪欲绑架,辜负了党和人民的信任。那些步入歧途却还抱有侥幸心理的党员干部要认清形势,丢掉幻想,主动投案,早日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那些蠢蠢欲动的党员干部要趁早把贪念扼杀在萌芽状态,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铁律。”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邱俊峰感叹地说。

“什么是反腐败高压态势?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当被调查人面对镜头时真挚的目光和诚恳的悔悟。面对收受赃物前期的侥幸,对十九大以后形势分析的忐忑,终于自首坦白,也受到了相应处罚地。我看到的是他们从无限惴惴不安中解脱出来的释然,是从辗转难眠中可以安然入睡的踏实。做错了终究要付出代价,在国家反腐败高压态势下所有‘尘埃’必将无处遁形。”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干部马允娟说道。

“专题片以详实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打虎’‘拍蝇’‘猎狐’纠风,亮剑惩腐,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决态度和明显成效。看完该片后,令人感到震撼、很受教育。这些鲜活的腐败案例告诉我们,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宗旨意识,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政治生态的‘维护者’。”县纪委监委案审室主任袁素文观看后这样谈道。

“腐败现象是侵入党的健康肌体的毒瘤。‘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广大党员干部更是要引以为戒,一以贯之洁身自好,用纪法约束自己,把不敢腐的思想防线加固成不能腐、不想腐的‘铁篱笆’。”马街镇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李武臣如是说道。

“腐败问题不是朝夕形成,激浊扬清也绝非一日之功。”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纷纷表示,要坚定自身理想信念,锤炼自身党性修养,当好宜良政治生态环境的“啄木鸟”,主动担当作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松劲、不停歇,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认真履职尽责,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努力推动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宜季轩)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