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变“造血” 整改见成效 晋宁区夕阳乡巡察整改闯出脱贫致富新路子

来源于:昆明市党风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9-12-16 16:56:10

编辑:赵艳芳

2018年4月,晋宁区委巡察组对夕阳彝族乡进行巡察,向夕阳乡反馈了“乡党委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乡村战略不够,强村富民办法不够多,路子不宽、补短板功能不够强”的问题。为做好巡察整改工作,2018年以来,乡党委、乡政府积极为村组出谋划策,结合脱贫攻坚,在高粱地村委会打造特色农产品,让扶贫从“输血”到“造血”,到2019年年末,实现全村创收120余万元,巡察整改整出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

“输血”3年依然穷根未断

高粱地村2015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是晋宁区六个省级贫困村之一。在脱贫攻坚战中,通过各级的共同努力,高粱地村“旧貌换新颜”,群众住上了小洋楼、村子里有了小广场、机耕路通到了每一块田地……虽然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是群众却还是挣不到钱:村里没有优势产业引领,全村的主要经济作物是玉米,可玉米又卖不上价钱,亩产500-600公斤,每公斤2块钱,一亩地的收成1500元左右;群众种植的都属于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弱,群众收入低,虽然全村实现了“当年建档、当年出列”,但巩固脱贫攻坚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自己“造血”才是脱贫致富硬道理

等着“输血”不是办法,得自己“造血”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乡党委紧抓巡察中发现的问题,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引领下,提出高梁地村要实质性的脱贫,必须发展一项可靠产业想思路。

乡党委、乡政府积极与区农业部门对接,在实地考察高粱地自然条件后,在村内试种高钙硒米、丰优香占、水果瓜子、富硒黑皮花生等。试种成功之后,在全村范围内进行推广,2018年黑皮花生在全村达到210亩。为拓宽销路,乡党委又指导、帮助高粱地村委会成立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网络营销电商平台,推荐大学生村官胡庭伟全力协助搞好电商平台维护和产品推介、销售。

乡党委、乡政府为扶持高梁地村产业发展,促进百姓增收致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联系宣传部门对村内富硒黑皮花生进行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对富硒黑皮花生进行专题宣传并在电商平台做预售;寻找包装厂家,对村内的富硒黑皮花生、七彩花生、高钙硒米、丰优香占等一系列农特产品做了设计包装,并把制作包装成本降至最低;采取线上加线下的销售模式,不断扩宽销售市场。联系电商平台约8家,达成合作2家,在昆明、昆阳农特产品销售市场上寻找合作商家,洽谈30余家,合作2家;合作社开网店销售富硒黑皮花生,近一步优化调度村委会所有能用的车辆资源,将卖出产品拉到集镇,再通过快递把产品发到各地,在网店宣传本地群众买,可以免费配送到家等;由区级挂钩领导牵线,由晋宁国资公司对黑皮花生进行保底兜底价收购,统一对外包装出售,解决了群众销路顾虑。

巡察整改覆盖全乡 助推特色农产品种植落地结果

2018年,乡村两级共同经过努力,合作社稳住了农特产品市场,闯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子。最终销售10余吨富硒黑皮花生,销售高钙硒米、丰优香占8吨,累计带动富硒黑皮花生种植户增收100余万元,户均增收6000余元,高粱地村农特产品合作社盈利3万元左右。

2019年,高粱地村富硒黑皮花生种植面积达到255亩,黑皮花生、高钙硒米单价比去年高3至5元,黑皮花生单价在今年达到42元/公斤。据统计,黑皮花生亩产120公斤,每公斤42元,照此计算,今年仅黑皮花生一项,高粱地村村民就将有130多万元的毛收入,效益较2018年有了大幅增长。

夕阳乡党委坚持有形有效的巡察整改全覆盖,“强村富民办法不多”就“想办法找对策”,“发展路子不宽”就“找新路子”。简单的一笔账,是高粱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缩影,也是乡党委落实巡察整改工作的具体体现。(姚鑫)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