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切实为基层减负
来源于:富民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9-12-04 16:45:15
编辑:富民—沈鸿雁
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切实为基层减负
——加强作风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落实“基层减负年”调研报告
按照扎实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要求,针对加强作风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落实“基层减负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本次调研主要走访了永定街道办和赤鹫镇,与2个镇(街道)的基层干部进行面对面谈话、交流,并召集县工商联、县市场监管局等10家县级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发放了调查问卷。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紧盯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对全县各镇(街道)、县级各单位各部门围绕公车管理、机关食堂、纪律作风、办公用房、工会财务等开展明察暗访和“单元制”监督检查9轮次,发现问题51个,形成问题清单交办,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认真落实整改。
(二)加大专项整治力度。组织开展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严肃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大棚房”、定制赠送收受高档酒茶及其他特殊订制品、“天价烟”等问题背后“四风”问题、“六个严禁”和严禁领导干部收受“红包”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等问题的专项整治,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17个,不断强化全县党员干部的纪律作风建设。
(三)抓好案件查处工作。今年来,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起,党纪处分3人,问责处理5人,问责基层单位2家。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3批5起6人。查处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8起,党纪处分1人,问责处理10人,通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典型案例2批3起4人。
(四)提升警示教育实效。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共有40余家单位(部门)组织2000余人次党员干部到县纪律教育基地开展明规守纪教育。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职工3000余人次观看《反腐枪声》等《清风云南》系列电视专题片14场次,加大警示教育宣传力度。同时,对有“四风”问题苗头性、倾向性或犯有轻微错误的干部,本着惩教结合的原则,坚持早介入,深入实践 “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运用,进行谈话提醒,咬耳扯袖,抓早抓小,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五)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下发《富民县全面禁止公务活动和工作时间饮酒的规定(试行)》,重申工作日禁止饮酒规定,增强干部职工执行规定的意识,严防此类现象反弹。制定《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转发昆明市纪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的通知》,推动减负工作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二、当前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一)主责部门职责弱化。部分县级职能部门责任心缺失,动辄把任务分解下压,将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丢给基层,以“层层传导压力”为名行“层层卸责甩锅”之实。表现在:现在很多工作片面强调属地管理,不考虑实际情况,甚至有些工作基层既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也没有审批权,仍然安排基层来做;上级业务部门没有进行有效指导,职能部门推脱责任,村级无执法权难以开展相关工作;同时,机构改革后,县级职能部门审批权限前置下沉村、社区,责任下沉,如黄标车整治、ETC办理、推丘等工作,职能部门间相互推诿,责任推向基层,基层无权限落实,最终激化干群关系。
(二)会议多、检查督查多,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因检查而检查,工作走过场,检查考核不尊重实绩成效。表现在: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检查及要求层出不穷,但在一级一级传达、落实中,变成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解决问题,在层层传导中变了味,收效甚微;上级发文不严肃,要求不统一,多次反复,发文宽泛、普发、针对性不强,没有具体指导意义,安排报送材料多、反复、重复上报,基层疲于应付;部分责任部门督查检查考核目标设定过于空泛,无实际操作性,考核内容指标设置不合理、评价标准体系部分不科学,考核结果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工作情况。经统计,仅就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县级主责部门牵头开展的关于安全生产、河长制、脱贫攻坚、扫黑除恶、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的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共计205次。其中,对镇(街道)及村(社区)开展111次,对厂矿(企业)开展43次、对学校开展 51次。涉及牵头部门多,职能职责交叉,造成检查督查频繁、整改资料多、过度留痕等问题。同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入户宣传检查频率高,变相成了扰民,引起群众反感。
(三)不考虑基层实际,工作层层加码,不给基层抓贯彻落实留时间,才发文件就要求报落实情况和工作结果。上级布置任务,传达到基层的时间总是“层层延迟”,而要求交办的时间却“层层提前”。一项工作最初预留的时间可能是10天,但等传达到基层之后,往往只剩下1—2天时间,表现在:扶贫、党建、扫黑除恶、各类专项整治等,才看到文件就要报落实情况和工作结果,时间紧任务重,往往怨声载道。如今年4月24日上午收到《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纪委调研督导组赴怒江州、迪庆州开展调研督导工作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方案》,要求当日下午上报整改材料,基层单位反响强烈、迟报情况突出;以学习积分来衡量工作优劣,以回复信息看工作积极性。工作微信群、政务APP逐渐成为了基层干部难以承受之重。基层干部每人至少关注5个以上工作微信群、政务APP,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看看有什么安排,甚至有时候在开会时也悄悄的看手机,生怕遗漏了信息,还要耗费大量时间接收工作安排、答复相关问题、汇报工作进展,把时间消耗在手机上,束缚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
(四)抓工作抓落实一阵风,结合实际推动工作力度不够,督促落实不够,缺乏钉钉子精神和一抓到底劲头。表现在:有些工作停留在会议、文件层面,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督促落实难以抓深抓实;对上级的决策部署能够认真贯彻执行,但结合实际思考研究不多,工作上前紧后松、细致不够;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有时会有畏难情绪和疲于应付心态,如我县城乡环境卫生和卫生县城复审工作,未形成有效的常态机制,有检查时搞突击打扫,无检查时又回到原位。
(五)整改工作文来文往,虚于应付,不重实效,对查找出的问题不重视,特别是常规基础性工作抓得不实,反复检查反复整改,依然存在问题。表现在:上级整改任务逐级下达,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无论涉及不涉及,统统要整改,基层本来就难以落实,后续还要应对检查、评比,只能用各种会议、材料、数字来应付。有的上级部门统筹协调不够,反复开会,反复提要求;调研只注重提问题,不注重解决实际困难;在重点工作中,有的上级部门只下达建设任务,不关注工作中实际问题和困难;小结、总结、月报、季报、年报、调研、汇报等等,反映的问题一堆,但真正深入研究,为基层解决的不多。
(六)部门沟通协作机制不畅,信息不共享,同类事项反复要求上报材料。表现在:中央、省市县级信息化平台发展极不对称,各自为政,同一项工作(报表、数据、案例等)需要在不同的平台中重复上报,且各种表格设置、台账要求各不相同,造成基层重复统计、任务繁琐,额外增加工作负担。有的上级单位不注重统筹协调,各个部门信息缺少共享,重复要求基层单位报送内容基本相同,但格式千差万别的信息和表格,导致“表”灾“表”害严重;有些上级部门图方便,同样的材料反复要、次次要、年年要,有的甚至追溯到3—5年前,轮番要基层提供,基层有苦难言。
(七)下达任务不考虑基层人力、物力、财力,不顾实际往下交、往下压。调研中不少基层干部坦言,基层的负担很多是上级压下来的,有的部门和领导布置工作不考虑地方人力、物力、财力,不顾实际往下交、往下压,有没有用先干了再说,导致工作量增加,基层负担加重;有的上级机关对基层情况不了解,出台政策脱离实际,到基层难以落实,只能用形式来应付;有的上级部门交叉、下达指标任务繁琐,要求变化频繁。如近年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重点工程多而杂,上级指导不够深入,职能部门缺乏重点把关,工作推进过程中,人、财、物保障不到位,后续工作难以跟进。有的部门只着眼于落实上级任务,不结合实际,如报刊杂志征订、保险等,额外摊派任务,增加基层的负担,“自愿”变了味。
(八)侥幸心理仍然存在。随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查“四风”问题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四风”问题明显好转。但仍有少数党员存在侥幸心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出一些新特点,表现在:凡事都要过一道道门槛、走一个个程序,常以材料不全、没有政策依据、没有领导指示、没有惯例为由,推三阻四、百般拖延、漠视群众利益。以往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在是“门好进、话好听、脸好看,就是不办事”。如窗口服务单位履行首问首办责任制不够,让群众反复跑,来回跑现象依然存在。
三、问题原因分析
当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落实“基层减负年”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党员干部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客观原因;既有思想上的偏差,也有能力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体现在作风上,但根子却出在思想上,说到底是信仰迷失、精神缺钙、缺乏担当,忘记了初心和使命。有的党员干部对党忠诚意识有所动摇,在行动上不能严格按照共产党员条件要求自己,缺乏进取精神,缺乏原则立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事不点头,坏事不摇头。患得患失,怕得罪人,怕丢乌纱帽,思想不够解放,不能跳出“舒适圈”,不敢面对问题,人云亦云,躲在“他人经验”后不敢发表意见。只唯上不唯实,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淡化,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不积极做群众工作,脱离人民群众。
(二)压力传导还有差距。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成为新常态的观念还没有树牢,对正风肃纪、纠正“四风”的新要求,绝大部分同志头脑高度清醒,但也有少数同志跟不上形势要求,进入情况“慢半拍”。部分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和实践教育产生脱节,工作中调门高、落实差,行动上求稳怕乱、怕出错,扎实落实的工作状态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能力不足有心无力。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入落实,个别基层干部能从本质上意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想办法改变现况,但长期以来各部门形成的习惯一时无法改变,难以达到通力配合的效果,对敷衍了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态度束手无策,思维不够开阔,创新意识不强,以致于对工作缺乏激情,缺乏信心。加之部分领导干部跟不上新思想新要求新任务,既不会用老办法,又没有新思路,只能搞各种形式主义的东西,好像每天都在干事,实则效果平平,劳而无功。
(四)监督检查难度日益增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的主体基本上是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权力和信息不对称使群众监督存在一定的难度。当前违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变异,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且公职人员规避监督检查的意识和能力也多有增强,导致了监督难度加大。
(五)配套制度有待继续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需要与各地实际紧密结合,更加细化操作性的标准。在制度层面,督查检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惩处问责机制等方面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结合实际,客观公正的设置科学合理的督查检查考核指标体系还需进一步加强完善。
四、主要对策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各级党委(党组)突出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四风”问题并没有绝迹,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异,必须实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整治。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好的作风确保好的效果。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抓好作风建设。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钙”、“贫血”所导致。背离群众路线、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产生的重要原因。要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加强思想教育,筑牢思想根基,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端正权力观、政绩观,强化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用好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这个有效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采取学、讲、议、评等多种形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党员干部真正走到群众身边,从群众看得见、听得到的问题改起,赢得群众信任。
(二)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完善监督体系。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主体责任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同志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发挥党组织牵头抓总作用,通过层层压实主体责任,认真查摆本部门本单位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要表现、突出问题和成因,拿出见人见事的过硬措施,一步一步地扎实整改。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督促其强化监管、健全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突出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用好追责问责这一落实“两个责任”的有效武器,强化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运用,及时、高效处置相关问题线索。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窗口服务、干部履职、遵守纪律、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科学有序的例行检查。对在集中整治中“走过场”“做虚功”,致使管辖范围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纠而不治及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严肃追责、问责。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营造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
(三)建立完善制度建设,抓好贯彻落实。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融入各个工作领域。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确定制度建设重点,列出制度建设清单,建立科学规范、简洁高效、务实管用的制度规定。认真界定“工作需要”与“违规违纪”之间的区别,对一些模糊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对工作中一些模棱两可的行为,县级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做出明确规定,认真界定“工作需要”与“违规违纪”的区别,特别要注意防范监督检查执行部门的主观臆断,使得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在认真遵守各项规定的同时,又能甩开畏首畏尾、担心违规受罚的包袱,大胆地开展工作。既要严惩那些违规违纪的行为,又要保护实实在在认真工作的干部。同时,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和市委关于改进作风的若干规定,突出问题导向,逐条逐项细化工作措施,对违反禁令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以制度的刚性约束确保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
(四)切实发挥引领作用,抓好关键少数。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作风建设,必须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采取多种措施,标本兼治,长抓不懈。全县领导干部都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努力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全县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极力克服“文山会海”,要全面清理和压缩党政机关刊物和简报,从细处着手,从小事出发,从身边做起,率先垂范,改变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文风和会风,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做好“四个对照”,找差距、找短板、找不足,积极与影响、损害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一切不良风气做坚决斗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真正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不断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富民县委常委 县纪委书记 监委主任 石惠玲 )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