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把严“四关”着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来源于:宜良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9-12-04 10:31:34

编辑:宜良—吴惠

      今年以来,宜良县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要求,聚焦扶贫、惠农、“三资”管理等领域,强化导向、有的放矢,分类解决、逐项推进,把严“四关”下大气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截至10月底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203件,立案72件82人,结案62件,处分62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54人(党内警告,22人、党内严重警告15人、撤销党内职务2人、留党察看1人、开除党籍14人),政务处分7人,免予处分3人。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把严线索处置关,快查快处,提质增效。加强对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的收集、办理、处置三个关口的严格把控,确保每起问题线索快查快结,处理得当。一是严把线索收集。搭建“五位一体”的信访举报受理平台,对来信来访、来电举报、上级转办、12388举报平台、司法部门移送的问题线索集中统一管理,涉及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的问题线索,由信访室逐一登记、逐一标号,建立单独台账,实行动态更新管理,确保相关问题线索零遗漏。二是严把办理时限。对受理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第一时间批办、第一时间处置,实行信访室全程跟踪、案件监督管理室每周督办、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定期调度的工作机制,在最短的时限内完成审查调查工作,确保每件问题线索及时有效办结。

  把严责任落实关,强化督导,传递压力。始终把压实自身、外部、基层责任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重要内容,督促履职尽责。一是压实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实行常委委员轮流接访制度,对接访受理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确定包案领导、任务、时限和责任,做到负责调查、负责处理、负责做思想工作“一条龙”责任制。二是压实党委主体责任。把整治和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基层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量化考核的重点内容,实行定期书面汇报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定期开展真实性督导检查制度,督促基层党组织统筹调度、突出重点、齐抓共管,下大力气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三是压实基层纪委责任。纪委监委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县纪委监委安排部署,定期督促乡镇纪委开展扶贫领域、涉农领域、扫黑除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专项整治行动,实地进行督导,及时约谈工作不力的乡镇街道纪委书记,切实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责任压紧、压实。

  把严联动惩处关,各司其职,形成合力。针对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涉及领域多、部门多的实际情况,从体制机制上深入思考,盘活用好监督资源,推动形成监督合力。一是盘活自身监督资源。对组织开展的各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在机关内部实行统筹协调调度制度,建立了牵头部门统筹协调、纪检监察室分片划区、派驻纪检组协作配合的内部工作机制,督促全县各单位各部门深入开展整治工作,深挖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二是盘活职能部门监督资源。定期对信访举报情况进行研判分析,关注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及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小饭桌”问题,协调教育局开展了“小饭桌”专项整治,在督促职能部门积极履职的基础上,积极回应了群众关切。

  把严教育震慑关,固本求源,划清红线。坚持把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做实做细,使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一是搭建通报平台,强化曝光。搭建了文件、电视、微信“三合一”的通报曝光平台,在以文件形式下发典型案件通报的基础上,再以“宜人风清”微信公众号对查处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强化对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警示教育。二是组织全县党员领导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强化震慑。为了进一步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组织全县包括公检法系统在内的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宜良会堂观看相关警示教育片,达到“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警示震慑作用。(段雁翔)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