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贪土特产 绷紧自律弦
来源于:呈贡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9-11-15 11:10:07
编辑:呈贡—马亚非
“一开始是一般的土特产、礼物,后来是名贵烟酒等……再后来就是接受人家送的名人字画、珠宝玉器。”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厅长、党组书记刘洪涛落马后悔不当初。广东省韶关市原公安局长叶树养从最初收土特产,发展到烟、酒、茶、海鲜甚至红包,后来更是发展到一次性收受贿赂800万元港币。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原副司长周望军“第一次收人家两瓶醋”,后来收受烟酒、土特产,收红包、贵重物品,直至搞权钱交易。类似案例,并不少见。
看似不起眼的土特产,何以一再成为撂倒贪官的“糖衣炮弹”?土特产听起来“土”、看起来“不金贵”,往往送得不动声色、收得没有负担,因此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当作拉拢官员、打通关节的“敲门砖”。一些党员干部不识其中利害,在一次又一次小变大、单变双的收送之中,浑浑噩噩地走上了违纪违规乃至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也许有人认为,中国是礼仪之邦,推崇礼尚往来,送点土特产沟通联络感情,是“人情味”的一种表现,何必“小题大做”?此说大谬不然。正常有度的礼尚往来自然无须过度解读,应当反对的是打着“土特产”的幌子,搞利益输送和权钱交易的勾当。须知,无论所送的土特产多么“不成敬意”,送礼的手段多么含蓄委婉,都掩盖不了“土味”里散发出的“腐味”,那些不清不楚的“人情往来”极易发展为数额巨大的权钱交易,又有多少自以为“无伤大雅”的来者不拒变成廉洁防线一溃千里的伏笔?
针对借土特产名义搞腐败的问题,党中央三令五申,要求严肃整治,严防借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等大搞不正之风和腐败交易。各地也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些举措。如,浙江省慈溪市纪委监委近日瞄准“四风”新动向,申明纪律约束,严禁节庆活动主办方公款赠送礼金、礼品、纪念品和各种农产品,严禁公职人员参加活动时违规收受节礼。
古语云,白袍点墨,终不可湔。党员干部一旦放松警惕,认为收受土特产是小事,就很容易失去对腐败的免疫力,落入围猎陷阱。要时常检视自己,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莫收小礼失大节,莫积小错铸大错,如此方能行稳致远。(李中军)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