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 前行的力量 ——学习李夏事迹有感
来源于:嵩明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9-11-13 10:42:32
编辑:嵩明—王瑞华
乌云密布、暴雨如注。8月10日凌晨,第9号台风“利奇马”突袭,导致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广德、绩溪等地受灾严重,这场超强台风不仅留下了满目疮痍,而且也带走了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夏年仅33岁的宝贵生命。
“在路上”是李夏生前给自己取的微信昵称,而他,的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一直行进“在路上”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忠诚担当的可贵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脚下沾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这也是对李夏短暂一生的生动写照。判断一名党员干部是否牢记初心、不辱使命,就要看他有没有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有没有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2011年9月,李夏开始在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工作,截至2018年12月,7年的时间里,他以始终“在路上”的饱满热情和为民情怀,用从不停止的脚步走在基层一线。面对多次可以离开乡镇来到县城工作的机会,他都婉言谢绝了,毅然决然地接受组织安排,到绩溪县最偏远、最艰苦的乡镇扎根。一句“我喜欢跟农民朋友打交道,在这儿待着我踏实”,道出了李夏心中的那份赤诚为民情怀。正是因为他心中装满了对基层群众的深情厚谊,他笃定老百姓的诉求需要就是前行的方向。数年如一日,李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只要群众办事有需求,他都是随叫随到、尽心尽力,切实帮助大家解忧排难,帮助创造崭新的幸福生活。
我想,如果李夏还活着,定是一个低调的人,如果他活着,面对国内主流媒体先后刊发的一篇篇新闻报道,在他的内心里也只会默默地说,“我只是千千万万党员中的一员,我做得远远不够,乡亲们还有许多困难需要我去帮助,工作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去解决……”
我想如果可以,李夏一定还会再去多走访几次他所帮扶的贫困户许冬仙家。“自2017 年开始,在李夏的倾力帮助下,家里养殖的鸡鸭多了,生活也好了,连孙女到镇上读幼儿园也是他帮忙联系的。”因为怕耽误群众白天干农活,李夏总在下班以后来许冬仙家走访。然而,不管有多晚,他都没在群众家中吃过一顿饭。竭诚为民服务,绽放永恒初心——这是他的追求!
我想如果可以,李夏一定还想再多办几起纪检案件。2018年12月,按照组织的安排他来到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担任纪委书记,走街串巷、深度群众、调查走访,顶真碰硬、敢于担当,不断弥合干群之间的分歧与矛盾,以公正的态度和严格的执纪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任。在同事的眼中,李夏工作起来白天晚上连轴转,加班加点是常态。激浊扬清惩腐恶,铁肩担当铸忠诚——这是他的正气!
我想如果可以,李夏一定还想再多陪陪自己的家人。报道中得知李夏的家在安徽黄山屯溪,离绩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推己及人,我想一周能回去和家人团聚一定是他最大的愿望,但他更多的周末时间都用在了加班或值班上了。于是,每晚和妻子女儿微信视频聊天,便成了他一天中难得的惬意时光。令人无比悲痛的是,当李夏魂归故里入土安葬时,他那年幼的女儿在墓碑前呼唤“爸爸在哪儿?我要爸爸!”的声声泣诉,令在场的所有人肝肠寸断、为之动容。青山有幸埋忠骨——这是他的真情!
为伟大事业而献身的人,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对先行者最好的纪念,不是哭泣、更不是悲伤,而是要带着他们身上最好的品质,继续走下去,像他们一样,“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李夏将生命留在了这个夏天,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而他对党的赤胆忠诚和对纪检监察事业的执着热爱,将由我们千千万万个“打铁人”接力担当!(丁刘杰)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