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4年扶贫 有苦有甜
来源于:东川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9-11-12 10:17:41
编辑:东川—陈品红
我是一名纪检干部,从2015年开始,已经在扶贫一线奋战4年多,担任汤丹镇大地坡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4年多来有着酸甜苦辣,有着太多的感受和体会,如今令人回味,感慨万千。
主动请缨
大地坡村位于汤丹镇西北部位置,距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有村民328户1064人,党员33名。有耕地面积5315亩,人均耕地5.05亩,主要种植洋芋等农作物。境内最高海拔4288米,最低海拔2500米,年平均气温7℃,年降雨量960毫米,属高寒山区。交通不便,通行条件差,运输成本高,公益性服务设施布局不到位;村庄布局凌乱,缺乏基本的配套设施,地处矿区,对矿业经营的经济来源依赖性较强,近年矿业并不景气,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
2015年5月底,东川区纪委按区委安排,要求派驻一名驻村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人员到汤丹镇大地坡村挂钩,曾经在乡镇工作多年,熟悉农村工作的我主动请缨,到大地坡加入了扶贫工作的行列。
我背着大包小包的行囊,跟随着汤丹镇大地坡村党支部书记一起奔赴大地坡村,开启了4年多的驻村生涯。车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走了一个半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正值5月,站在海拔近3000米的大地坡村,看到四周乡间风光旖旎,满山遍野不知名的小野花五颜六色竞相开放,让人感觉到心旷神怡。大地坡村委会位于大地坡村民小组与大黑山小村民小组之间,显得很孤寂。本是夏天的时节,由于海拔高,天气阴,让我感觉与城里的气候相比,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更为贴切。
为民情深
驻村第二天,我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开始走村串户,对村情民意进行调研。通过走访调研,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村民朴实、勤劳和直爽。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深知驻村的目的就是“接地气”,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谋发展,为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参谋,当好助手。想到这些,优美的风光瞬间消失不见,变成了我肩上沉重的担子。
为详细掌握大地坡村的实际情况,我带领队员们无数次深入到四个村民小组访民情、讲政策,详细了解村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认真听取村三委的意见,共同研究本村的发展规划,理清大地坡村的发展思路。
还没等我全面熟悉情况,区委就安排了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之前已经作过安排,但数字却一直精准不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早出晚归是家常便饭。按照农村习惯,中午一般农户都出外干活,没有人在家,这就更加重了我们访谈调查的工作量。至今令我揪心胆寒的一幕还留在记忆中:2016年5月12日晚上18:00,我带队刚访谈完村民童安坤家,刚出门,就被他家突然扑上来的看门狗咬伤了左、右小腿,疼痛难忍,流了很多血。但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我当晚赶到东川打完防疫针后,第二天又重返工作岗位,继续开展精准识别贫困户调查工作……
通过多次走访,虽然劳累,但与村民拉近了距离,方便了工作。记得有一次,我推开一家农户的大门,一位老大娘见到扶贫工作队员就满脸的笑容说:“你们又来了呀!快进来坐”。这户人家的户主叫童正林,妻子李福珍,有子女4个。李福珍老人60多岁了,身体有病。按照精准扶贫表册上的内容,老人向我们介绍了她家的基本情况。李福珍老人说,现在国家政策真好,她和她的老伴都领着低保,家庭负担减轻很多。但现在自己年纪大了,又有病,做不了重活,子女的生活也并不富裕,所以生活仍很困难。希望政府把她家纳入贫困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看着李福珍老人的家里,到处都是破垣残壁,屋内什么值钱的家什都没有,我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踏实工作,通过努力,争取让她们早日脱贫!
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虽然疲倦劳累,但我心情很愉快。一天休息下来,脑海中时常浮现的是村民破旧的房屋、家中一贫如洗和一张张淳朴的脸和满眼的期待。驻村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很锻炼人,尤其是为群众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感觉很满足,很有幸福感。
忘我奋战
2019年1月底,75岁的老母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由于到了脱贫攻坚阶段,我工作脱不开身,只好抽晚上才去医院看望病重的母亲,帮她按脚,聊天,时常心怀愧疚地对母亲说:对不起,扶贫工作实在忙,等脱贫完了,我一定来好好照顾您!看着昼夜照顾母亲的妹妹,我心疼地说:“扶贫工作完成我就回来照顾妈妈,让你好好休息。”但最终没有实现心中的夙愿,母亲于4月16日病逝。从汤丹镇“9月脱贫攻坚月”、脱贫攻坚“百日会战”、“脱贫攻坚冲刺60天”,作为包村科级领导,就从来没有休息日,总是带领村组干部、驻村队员、先锋队员一起,为东川脱贫摘帽而忘我工作。
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把我们五个子女养大,我真的很想陪在母亲身边,尽自己的孝心。但在扶贫工作面前,只有选择了大地坡的贫困群众。
硕果累累
我带领驻村队员大多时间是走村串户访民情、收集民意,与他们交心谈心,谈到了家乡的公路建设、谈到了生活的艰辛与困难、谈到了发展种养殖业、谈到了高山药材的种植、谈到了家乡面貌的改变……,我感觉到,在与群众一道谈心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一种全新的体验,一种别样的幸福。
心动不如行动。思路明确了,计划拟定了,说干就干,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驻村工作队员2016年给群众承诺的办几件实事已经逐渐变成了现实,至今我的日记本上清晰地记录着:在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完成了全村358户的精准识别工作,确定了163户451人贫困户;精准制定措施,扶贫工作队在摸清本村的基本情况后,相继制定了大地坡两年扶贫实施方案;向昆明市委农办积极争取,为大地坡村协调了两个省级重点村项目,投资67.2万元安装了120盏太阳能路灯;投资60多万元建设了3个公共厕所、3个垃圾池及村民小组公共活动场所;与东川区交运局协调解决大黑山、大地坡、大龙潭小组公路建设,建设里程5.6公里,投入资金352.8万元;协调东川区林业部门,移栽种植毛竹3300亩,投入资金260万元;在村“三委”领导带领下自筹资金,种植一枝蒿、川乌、草乌等高山药材300亩,投入资金46.2万元;协调昆明市委农办资金17万元,种植油用牡丹100亩;协调市级有关单位帮助解决了2015年种植油用牡丹的缺口资金,水管维修资金40多万元……
2019年7月,大地坡村与全区顺利通过了国家和省级评估验收,艰辛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我和队员们都发自内心的高兴。还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全区又接着召开了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提升会议,“从易地搬迁和其他惠民政策上多渠道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政策的支持,发动群众种植高山药材、发展毛竹和扩大发展养殖业,不断增加经济收入……”,大地坡村如何结合乡村振兴实现快速发展,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想起凡此种种,我知道脚下的路还很长,但我的信心更坚定了。(吴建坤)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