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研究

基层群众的“活命钱”谁碰谁“遭殃”

来源于:盘龙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9-11-07 15:11:57

编辑:盘龙—孟庆毅

农村低保金是农村低收入农户的“活命钱”,而“低保金”是农村贫困群众维持生活的最基本保障。但在一些地方,一些村干部却利用手中职权把低保金看做成自己的“掌上肉”,在低保金上大作文章,在群众的低保金上揩油﹑伸手﹑张嘴,凡是经手的就“雁过拔毛 乱敲竹杠”,“微腐败”繁杂多样屡禁不止。

近日,民政部在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通报:“2019年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中。6月至9月,全国清退不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92.8万户、185万人。地方各级民政纪检监察机构共发现或收到移交问题线索389条,其中立案160件,问责干部182人。从这些数据中反映了,目前仍有一些农村基层干部视群众的低保金为“唐僧肉”,对到嘴的肥肉依然“我心”不死、频频出手。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石家咀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某与其他村组干部一起,截留五保资金1.76万元用于发放村干部补贴,还在低保评定时优亲厚友,违规为村干部亲属办理低保,受到纪检监察机关的处理。甚至还有一些村干部甚至打着惠民便民的“幌子”,在发放低保金时通过伪造虚假信息、冒名签字、多领少付等方式“趁火打劫”领取低保金,隐瞒死亡低保户骗取低保金,用花样百出的方式变相贪污群众的“活命钱”。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是党和政府对基层群众的的关心关爱,是一道谁也不能触碰的“高压线”。要求每个基层干部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在利益诱惑面前做到不伸手、管住嘴,时刻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诺言作为自身价值追求,切实做到坚守“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杜绝“权力保﹑关系保﹑人情保”。

作为云南纪检监察机关的干部,更要充分发挥“啄木鸟”精神,全方位捉虫除害,把握好“树木”和“森林”的关系,“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既抓“关键少数”,又管住全体干部,严抓严管,灵活运用“四种形态”,当好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的“护林员”。同时要紧盯重点人群,紧抓重点环节,紧控关键程序,严肃查处农村低保中涉及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私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违纪违规问题,严把审核关,强化民生领域监管力度,紧盯那些伸向农村低保救助资金的“黑手”,深挖 “蛀虫”,彻底打消他们的侥幸心理。坚决纠正农村低保工作中“四个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措施不精准、作风不扎实,对困难群众冷漠怠慢,日常监督不深入、不持久、流于形式等问题。

事实证明,想要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让百姓的“救命钱” 沦为自己的“唐僧肉”,最终都会受到党纪国法的严肃处理,基层群众的“活命钱”谁碰谁“遭殃”。(何江涛 魏颖佳)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