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我家这四十年

来源于:东川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9-10-25 16:26:25

编辑:东川—陈品红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是一个春天,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件大事犹如一声惊雷,叫醒了沉睡中的大地,一时间春风化雨,万物复苏,举国上下蓄势待发,准备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也是在那个春天,我们家也发生了一件大事——我出生了,我的父母为了纪念这件事,差点把我取名叫作“改革”或“开放”,后来实在是一个小女孩子叫不出这个名字才作罢的。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矿山小镇,父亲是一名矿工,母亲是农民。因为不想和父亲分居两地,母亲从农村来到小镇与父亲团聚。在那个年代,户口尤其重要,特别是城市和农村户口,那可是天差地别。我们全家四口人,只有父亲是城市户口有粮票,母亲和我们姐妹俩是农村户口,又离开农村到小镇上来,老家的地种不了,小镇上也没有地种,光靠父亲的粮票和微薄的工资,生活十分拮据。那时候,母亲为了迁不了城市户口,常常以泪洗面,父亲也经常为维持生计而烦恼。可是,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姐姐和我少不更事,却从未感觉到家庭困苦,在我们的记忆里,家里有饭吃,过年有新衣穿,而我还时不时的会得到几分钱去小买部买饼干吃……

 “勤俭持家”果然是一个普通家庭过好生活的法宝,我的母亲就是特别会过生活的一个人,她把老家的地承包出去,可以有很少的一点承包费,为了贴补家用,还到处去打零工,给建筑工地筛沙捡石头、倒卖水果、小菜、面包等,还在我家周边开垦了一些荒山自留地种菜……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条件已经好多了,逐渐买了一些家用电器,比如买了缝纫机,母亲给我做的童装更漂亮了,买了收录机,我第一次听了邓丽君后,才知道听歌也可以听出吃糖的甜味来。最让我开心的,当然是家里买了一台12吋的黑白电视机,彼时正在热播香港拍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我们家狭小的客厅里,挤满了来看电视的街坊邻居,一阵阵的欢声笑语飘荡在寂静的夜空,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骄傲。

1994年我初中毕业了,中考的时候我考的不错,考了我们学校的第一名,那时候的想法就是读中专,早点出来工作可以给父母减轻负担。因为还是农村户口,我报考的学校受到限制,卫校、财贸学校、交通学校等等好些学校都报不了,就只好报考了云南省农业学校,当时心里还十分的沮丧,总感觉世界的不公平。我们班的大部分同学都读了技校,少数几个读了高中和中专。毕业后大部分同学都回矿山工作,而我被分配到一个很偏僻的乡镇政府工作,成了一名基层公务员。这个转折点后,我的每个同学的人生都不一样了,大家都沿着各自的轨迹行走着。

在我工作不久之后,矿山小镇也迎来了命运的转折,国有企业改革,矿山小镇所在的矿务局破产了,很多人都下岗失业了,赖以生存的铁饭碗被打破了,一种对前途命运的迷茫和担忧,像层层雾霾笼罩在心头,小镇再也不见了往日的欢愉,曾经热闹繁华的景象一去不返。1998年,我们家也搬离了小镇,住到了市政府驻地,这期间东川市撤市建区,矿务局的解体,给东川的地方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失业人员剧增,很多家庭陷入了困境。我的父亲虽然已经退了休,但是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发不到工资,那真是一段经济萧条的时期,还好没多久,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就出台了,矿山重组了,一部分人又返聘回去上班,退休职工也交了社保,退休费有了保障,而且还每年都涨工资,就连我母亲这个打了一辈子零工的家属,也遇到了好政策,2010年买了养老保险,领到了退休工资。每次说起这个事,母亲总是很激动,她说,还是国家好共产党好,才有了这样的好日子。

     时光如梭,四十年弹指一挥间,而今我也步入不惑之年,这四十年来,我亲身经历和见证了祖国的强大,家庭的变化和自己的成长,所有的记忆就象电影定格,深深地触动着我的灵魂。这四十年,是平凡的四十年,在祖国母亲的庇护下,在亲朋好友的温情中,我真正体会了岁月的静好。这四十年,也是不平凡的四十年,我的家庭在历史的潮流中起伏跌宕,虽然也经历过艰辛和困苦,更多的却是收获的喜悦。(张海燕)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