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纪检监察干部热议 《“理财高手”的糊涂人生账》

来源于:嵩明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9-07-31 16:37:50

编辑:嵩明—王瑞华

7月29日,云南卫视《清风云南》栏目播出《“理财高手”的糊涂人生账》,嵩明县纪委监委提前通过微信工作群转发节目预告,并印发通知提醒收看,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通过电视、网络、微信等平台认真收看,相关内容迅速引发广泛热议。

“孔彩梅身为国企高管,待遇不可谓不丰厚,生活不可谓不优越,之所以在违法乱纪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问题还是出在对一把手权利的监督约束缺失上。没有监督约束的权力是毒品,一旦滥用就永远离不开,时间长了就会为之癫狂,最终走向毁灭。只有扎进制度的笼子,时刻监督约束好权力的运行,防止一把手用权‘任性’,才能避免类似的恶性案件再次上演。”县委第四巡察组副组长杨兆波说,孔彩梅如果没有被抓,她会知止、会悔悟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身为国企高管,待遇不可谓不丰厚、生活不可谓不优越、接受党的教育不可谓不经常,但她仍然视党纪国法为儿戏,把银行当作提款机,把权力当作自留地,我行我素,肆无忌惮,贪赃枉法,落得这样的下场,该!哭起来的样子,丑!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从孔彩梅违纪违法案不难看出,没有好的家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县纪委派驻县住建局纪检组组长徐敏表示,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才能为子女树立教育示范作用,才能成为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建立者、守护者。

县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王瑞华看了专题片后颇有感触地说:“曾经的金融之花孔彩梅,可谓叱咤风云、风光无限,但由于理想信念缺失,欲望膨胀,将银行变为私人提款机,最终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作为‘理财高手’却把人生帐算得一塌糊涂,终害人害己。

“28年的党龄,35年的工龄,还有5年就到了退休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了,没想到这么清楚的人生账却难倒了有着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的孔彩梅,终其一生落得个晚节不保,不得善终的境地,真是可悲、可叹、可恨啊!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干部汪全深切地说,孔彩梅的悲剧人生就是党性原则的缺失的恶果,它犹如一头洪水猛兽,可以摧垮任何一位党员干部的人生底线,使其坠入无底深渊。孔彩梅大写的人生之‘悔’值得世人警醒,特别是值得那些心存侥幸,自以为是的‘聪明人’警醒。”

“‘理财高手’孔彩梅理的是昧着良心的不义之财,理的是损人不利己的亏心之财,纵使理财方式再如何高明,理财手段再如何缜密,终有落网的一天,终究逃不过法律的铁拳惩治。县纪委派驻县住建局纪检组干部杨朝程这样认为,“霸道女行长”孔彩梅在法律的惩治下落下了悔恨的泪水,纵使再如何“霸道”也要在法律下低头,用行动挑战法律底线的人最终都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和制裁。

“孔彩梅违纪违法的心路历程再次为我们敲响廉洁自律的警钟,她‘不信苍生信鬼神’背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沉迷于封建迷信丧失自我,唯我独尊、权欲膨胀,把个人享受、官运亨通视为终极目标,最终身败名裂酿出恶果。”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干部汪洋表示,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引以为戒,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拒腐防变的根基,坚定理想信念,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贡献自己的力量。”

“片中令我记忆最深的是,孔彩梅有钱后慢慢变得爱钱、爱权,逼着丈夫给她一百万的买车款。杨崇华的迁就,无原则的满足孔彩梅,最终害了自己,害了孔彩梅,害了整个家庭。这印证了家风的重要性。孔彩梅作为一名高级领导干部,价值观扭曲,贪婪任性,不信马列信鬼神,辜负了党和国家的信任与培养。”县纪委派驻县教育体育局纪检组林执全如是说。

“‘银行高管,高级经济师……’,这些身份放在普通群众中足以让大多数人望尘莫及、心生羡慕,但原富滇银行副行长孔彩梅却仍不满足,不想着如何利用自己的高学历和职称干好本职工作,服务大众,反而被物质利益迷花了双眼,贪婪之心日益膨胀,丧失了党性修养,违反纪律,贪污、受贿……她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深渊,甚至拉上丈夫一起走上不归路,毁了自己的家庭,入狱后的翻然悔悟,流下悔恨的泪水已无法挽回。”县纪委监委办公室干部段姝含激动地说,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此为鉴,时刻警醒,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嵩纪宣)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