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织密“三道防线”推进“三不”长效机制

来源于:石林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9-06-25 17:14:45

编辑:石林—陈云

今年以来,石林县纪委监委坚持把反腐败斗争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审查调查、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教育引导,同向发力、一体推进,进一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坚守党纪国法防线,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惩是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惩的威慑,治也难见实效。石林县纪委监委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以强有力的惩腐肃清贪强化“不敢腐”的震慑。

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加强审查调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1至5月,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33件,同比增长115%;处置问题线索47件,同比增长7%;立案39件,同比增长105%;结案29件,同比增长93%;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1人,同比增长48%。启动监察调查16件16人,积极试用12项调查措施,使用谈话359人次,讯问19人次,询问67人次,查询126人次,调取174人次,扣押1人次,鉴定2人次,留置5人次。

紧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结合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综合施策、精准惩治,强化不敢、知止氛围。1至5月,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排查、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61件,党纪政务处分2人,问责2人,责任提醒谈话3人,通报曝光3批11人次;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1个,党纪政务处分10人、问责5人;共处置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95件127人,其中立案审查调查63人,问责38人,责任提醒谈话26人。

构建制度约束防线,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在严厉惩治的同时,石林县纪委监委切实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坚持一案一总结,以案促改、以案促纠、以案促建,实现“查办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

着眼“当下改”,针对典型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问题,督促发案单位党组织及时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立行立改、真改实改、全面整改,今年以来,石林县纪委监委共发出纪检监察建议24份,努力解决查而不止、纠而复发、屡治屡犯等问题。

着眼“长久立”,督促相关单位加强长效机制建设,紧盯与群众联系紧密、权力集中的基层岗位和人员,以乡村两级“站长、所长、校长、院长、村长”等“小五长”为重点,出台实施乡镇(街道)、村(社区)党政正职监督办法,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暂行办法》、《违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定责任追究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对“微权力”量身打造常态化监督约束机制。

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建立“不想腐”的保障机制

注重源头预防和标本兼治,充分发挥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

石林县纪委监委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党员干部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真正把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转化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政治自觉,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锤炼坚强党性的思想自觉,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行动自觉。

入脑入心的警示教育既是雷霆万钧的震慑,又是春风化雨的引导。石林县纪委监委注重用好典型案例这个“活教材”,编印《《党的十八大以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典型案例选编》《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选编》;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观看《斩断扶贫祸根 守护幸福之路》《绝不饶恕》《人生不能重来》和《小会计贪巨款》;在县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县农村数字化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和县纪律教育基地开展“面对面”“零距离”的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存戒惧。(赵俊良)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