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持续发力推进“破网打伞”

来源于:石林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9-06-02 13:53:12

编辑:石林—陈云

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石林县纪委监委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破网打伞”作为检验“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强化监督、铁面执纪、严肃问责,坚决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动真碰硬冲破“关系网”,深挖彻查打掉“保护伞”,不断取得新战果、新成效。

健全“五项机制”。建立健全线索研判、督查督办、直查快处、协同办案、防范预警五项工作机制,专项办至少每周开展一次线索研判,领导小组至少每半月听取一次汇报,县纪委常委会(县监委委员会)至少每月专题研究一次工作。对重点线索,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分析研判、亲自带领查处。印发《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深挖彻查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实施办法》,明确了恶黑势力“保护伞”13中表现形式,强化了全面排查线索、规范线索移交、加大查处力度、加强协作配合等工作措施。出台《石林彝族自治县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查办案件协作配合办法(试行)》,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建立查办案件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信息互通、力量互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办案新机制,做到纪法衔接、协调推进。

紧盯“五个排查”。坚持把发现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作为最基础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主动深入排查。从群众信访举报中排查线索,畅通来信、来访、来电“三位一体”信访举报渠道,在“石林党风”微信公众号上公布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举报电话。从以前办理的案件中排查线索,对2017年10月至今办结的案件和正在办理的案件进行“回头看”,共排查60件64人。从村组干部联审连任中排查线索,对全县2113名村组干部进行严格审查,筛查出违纪违法村组干部55人,立案审查4人。从民意调查中排查线索,组织开展涉黑涉恶涉乱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民意调查,向全县家庭户发放调查表63634份,收到问题线索50个。从侦办的涉黑涉恶案件中排查线索,及时介入公安机关侦办的涉黑涉恶案件,逐案筛查“保护伞”,逐案开展“一案三查”。

开展“五个研判”。在拓宽信访举报渠道的基础上,紧盯中央督查反馈、上级交办督办、公安机关移送的问题线索,认真开展“五个研判”,即对每起涉黑涉恶案件的“保护伞”问题是否深挖见底认真研判,对失职失责人员是否为“保护伞”认真研判,对一些行业领域内是否存在“保护伞”问题认真研判,对涉黑涉恶案件中是否存在更高层级的“保护伞”问题认真研判,对涉案人员是否存在涉嫌犯罪问题认真研判。同时,进一步加强与政法机关横向联系,畅通线索移交、信息共享渠道,对涉黑涉恶案件同步调查、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沿着党委政府、政法机关和职能部门“三条线”,深挖彻查黑恶势力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

落实“五个一律”。坚持有黑必打、有腐必查、有伞必挖。对涉黑涉恶腐败问题一律严查,对背后的“保护伞”问题一律严查,对失职失责问题一律严查,对行业监管不力的一律倒查,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动不力、不坚决的一律倒查,坚决打掉“保护伞”、冲破“关系网”。截至目前,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95件127人,其中立案审查调查63人,问责38人,责任提醒谈话26人。与此同时,注重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对23家线索报送、处置不力的单位下发工作预警通知,对16家扫黑除恶工作不力的职能部门进行约谈,对49名领导干部进行责任提醒谈话,下发22份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部门以案促改。(赵俊良)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