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用好“第一种形态”强化治未病

来源于:石林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9-05-21 09:58:00

编辑:石林—陈云

近日,石林县纪委驻县住建局纪检组组长徐丽华收到了驻在单位职工小普的满月请柬,徐丽华立即在廉政谈心室同小普进行谈心谈话,扭转思想误区,及时制止了这场违规客事,教育挽救了又一名干部。

今年以来,石林县纪委监委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尤其是加强对“第一种形态”的运用,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制度化、常态化,为党员干部把好第一道关口。

坚持源头预防,筑牢腐败防线。依托“互联网+”,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及时便捷、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着力打造指尖上的廉政教育,实现廉政教育“全天候、零距离、常态化”。与县电视台合作,打造“可移动纪律教育基地”,把纪律教育基地相关内容拍摄制作成视频,通过电视播放或以光碟形式“送纪下乡”。开展警示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等“六进”活动,全县7个乡镇(街道)及93个村(社区)充分利用公示栏作为宣传阵地,将党纪法规、廉政图片、格言警句搬上宣传栏,使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

检院解说员_副本.jpg

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廉政教育

党员干部“破法”无不始于“破纪”。石林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破解“好同志”变成“阶下囚”这一难题的方法。围绕实践运用“四种形态”,制定出台《石林县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施办法》《石林县实践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工作办法》等制度,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为使实践运用“第一种形态”有抓手,县纪委监委探索建立了“一室三书”制度。“一室”就是在县、乡、村三级建立廉政谈心室,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开展谈心谈话,咬耳扯袖、防患未然。“三书”就是“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和“工作预警通知书”,根据纪律检查和监察调查中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对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决策部署不力的单位,提前预警、督促整改。今年以来,石林县纪委监委共开展谈心谈话720余人次,发出“三书”55份。

为有效防止“好同志”变成“阶下囚”。石林县纪检监察机关加快转变执纪理念和方式,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协助党委抓纪律、管纪律、维护纪律、执行纪律上来。定期开展廉情分析,正确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治“病树”、扶“歪树”、拔“烂树”、护“森林”,综合运用立案审查、纪律处分、组织处理等处置方式,把踩到纪律底线的党员拉回正轨。同时,注重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以案促教、以案促纠、以案促建,编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典型案例选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选编》等,通报典型案例18起31人次,警示教育党员干部知“红线”、守“底线”、不碰“高压线”。(赵俊良)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