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研究

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要涵养六种“气质”

来源于:呈贡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9-05-11 11:56:18

编辑:呈贡—马亚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后,党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建设寄予厚望,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守护新时代的正义之剑,必须与时俱进,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勤练政治“内功”、本领“真功”、作风“硬功”和心态“轻功”,着力涵养六种“气质”。

    忠诚干净盈“正气”。忠诚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是党员干部不可缺少的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纪检监察干部作为政治生态的“护林员”,要主动提高政治能力,捍卫政治忠诚,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一生一世来诠释对信仰的忠诚、对组织的坦诚、对人民的赤诚。真正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以思想武装夯实忠诚根基,以党性修养擦亮忠诚底色,以实际行动体现忠诚自觉,用“清廉”和“忠诚”书写新时代纪检监察新篇章。

    严于律己够“硬气”。作为监督执纪的专门队伍,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在心中提醒告诫自己,时时刻刻都要慎用手中权力,时时刻刻都要廉洁奉公,时时刻刻都要牢记职责使命,方能在沧海横流中岿然不动,永葆初心本色。要补好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坝,严守“六大纪律”,党性更加坚定、自我要求更严、工作标准更高,思想作风更硬,始终廉洁自律,不得软骨病,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监督执纪才会更有底气、更加硬气、更具权威。

    实践磨炼长“底气”。“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纪检监察干部任重道远,要强化实践磨炼,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对有潜力的年轻干部,要让他们经受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的磨炼,把重担压到他们身上,使之成为“热锅上的蚂蚁”,备受锤炼。年轻干部要自觉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加厚“底子”,沉下心来干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

    淡泊宁静显“大气”。“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纪检监察干部作为纪法的执行者、捍卫者和监督者,要立足纪检监察岗位实际,淡泊宁静,心存高远,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对待名誉、地位、利益的问题上想得更透一些,看得更淡一些,始终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能够理性看待得与失,有大气度和大格局,不诱于誉,不恐于诽,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把准人生定位,准确衡量是非曲直,自觉克服攀比心态和不平衡心态,净化私心杂念,做到心态不失衡、行为不失度、执纪不越轨。

    改革创新有“锐气”。当前,纪检监察工作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时代,监察权的全覆盖把纪检监察机关推向了反腐败斗争的最前线,这就需要纪检监察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创新意识,增强改革创新的本领,主动探索研究新的发展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和思维研判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尖锐性、复杂性问题,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敢担当,善作为,有激情,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共同为党和国家的反腐败事业绘制新蓝图。

    为民务实接“地气”。“民者,国之本也。”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纪检监察干部要俯下身子,始终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深入基层和脱贫攻坚一线,面对面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架起信访连心桥,畅通民意直通车,了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深入开展扶贫领域、民生领域、涉黑腐败、移风易俗等方面专项治理工作,严厉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把忠诚为民落到行动上,把责任担当扛在肩膀上,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坎上,脚踏实地,一往无前。(余伟)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