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我认识的“五四青年”——张炽

来源于:石林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9-04-30 09:24:07

编辑:石林—陈云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说起来有些遥远。然而在我的家乡,离我居住地三公里外的一个村庄,曾经从那里走出过一位“五四青年”——张炽。

上小学的时候,我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听老师讲过张炽的故事。后来,我有幸阅读到关于他的史料、拜访他的后人、瞻仰他的故居……循着历史的风烟,沿着他走过的道路,追溯他成长和奋斗的历程,“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等诸多历史大事件不再是教科书式的概念,而且能从中看到张炽奔走呐喊的身影。

清光绪戊戌年(1898年)农历4月16日,张炽出生于石林县堡子村后街。1905年,7岁的张炽开始在父亲所设的私塾读书学习;1911年,13岁的张炽转入县城高小,因“逃学偷懒、终日闲游”,被父亲知悉后,将其送入石林名儒李权之先生开设的私立高小,和表弟杨一波等一起念书。张炽在李先生的言传身教中接触到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并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名人为救国救民而奋斗的书籍,潜移默化中开始了一生最重要的思想转化。

1919年2月,21岁的张炽考入云南省立第一中学(现昆一中)。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全力投入到爱国救亡运动中,组织云南学生爱国会,铅印《缘起》传单并广为散发,号召大家组织起来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在昆明求学时的张炽,成为接受民主和科学启蒙并积极投入革命实践的热血沸腾的五四“新青年”。

为进一步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探索革命的正确道路,1923年春,25岁的张炽抱着“若欲作几件轰轰烈烈之大事,则非入大学求高深学问不可”的想法,毅然辞别父母、妻子和年幼的女儿,与同学结伴北上投考大学。“男是有志者,是一有大志者,是一欲为社会造幸福者。只不知达到我之目的,要经若干困难若干险阻了。我之方针早已计好,一种不能长驱直入,即以他一种代之。”张炽在1923年写给父母的信中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革命志向和决心。

在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学补习一年后,张炽于1924 年9月考入北京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在北京,张炽得到了革命先驱李大钊等人的教导,开始更多地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1925年,27岁的张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职业革命者生涯。

1925年6月,张炽在北京参加了支援“五卅”的相关活动;1926年3月18日,张炽参加抗议段祺瑞政府勾结帝国主义履行不平等条约的请愿活动,遭到反动军警开枪镇压,死伤200余人,张炽本人腹部受伤。惨案发生后,北京各校纷纷为死难烈士举行追悼会,鲁迅先生写下有名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并把这一天称作“国民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1926年6月,受伤初愈的张炽作为北方区委的特派员,前往大连整顿和健全党团组织;之后南下广州,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和共产党人在大沙头举办的政治训练班工作;1927年初,张炽回云南参加中共云南特委工作,负责宣传,主编《日光》周刊。这一年的春节,他终于有机会返回家乡,并在县武庙组织召开了“路南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

革命的过程里常有暴风骤雨的侵袭。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共合作破裂,云南的党组织遭到破坏,张炽从昆明步行千里,辗转至武汉;“七.一五”事变后,武汉的形势逆转,张炽又转移到南昌,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并担任师军需主任、师参谋长等职务;8月5日,张炽随起义部队南下,在广东与部队失散后,辗转到上海,分配在中共中央秘书处工作;后经中央培训班学习,在中央机关做巡视工作,往来于南京、北京、天津、沈阳、营口、南昌、武汉等地,做过报刊编辑、中学教师,也当过码头工人、商店店员、酒店伙计等。

在白色恐怖、工作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一再经历革命挫折的张炽并没有因此而动摇和消沉。1929年,张炽以生病为名,动员老家的亲属卖掉田地和庄子,筹集银圆1890元,分两次汇往上海,全部上缴作为党的革命经费。1930年4月29日,他在给妻子胡素冰的信中写道:“冰妹妹,我绝不灰心、消极。我相信,十分相信,我的前途仍旧是很光明的。失败与小挫是我的事业成就的母亲。只要我们肯努力奋斗,我相信,十分相信是终有一日会偿了我们的素愿的。”

1930年7月,张炽在上海鲁班路广场参加工人集会时不幸被捕,后因“同情共党赤色分子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由上海转押南京中央军人监狱服苦役。入狱后的张炽仍然没有停止革命斗争,他想尽一切办法与狱外党组织取得联系,成立狱中党支部,组织“互济会”,将难友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并亲自编写了宣传党的政治主张的《生活》小报,为难友们提供精神食粮。1932年冬,由于叛徒出卖,敌人查获了张炽就是《生活》小报的主编,并想以此从张炽身上打开缺口,破获狱中党组织与外界联系的渠道。但敌人用尽了酷刑,始终一无所获。1933年4月1日,张炽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5岁。

斯人已去,丹心永存。从“五四”启程,沿着张炽的足迹,在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义革命的大背景下,探寻这位石林革命先驱成长和奋斗的历程,他那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仍能穿透时间的阻隔,让后来者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继承是最好的怀念,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像张炽等“五四”青年一样,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理想的无比坚定、对事业的不懈奋斗作为青春的底色,求真务实,担当尽责,当好纪检监察系统的一颗螺丝钉,通过不懈努力和奋斗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石林县纪委监委 陈云)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