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剑指“微腐败” 驰而不息惩“蝇贪”

来源于:寻甸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9-03-28 10:18:40

编辑:寻甸—李秋仙

“柯渡镇木刻村党总支书记李某某作为村“三委”人员,违规申报并领取2015年度农村抗震安居危房改造补助款1.1万元,其行为违反了中央、省、市相关惠民政策规定,造成不良影响。李某某受到书面诫勉问责处理,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

“2017年大麦地整村推进仔猪发放项目中,大麦地村委会擅自扩大覆盖范围,对明确要求发放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仔猪,采取用部分贫困户名义多领虚报的方式,将38头仔猪发放给不符合享受政策的卡外普通农户。对此,村党总支书记胡某、村委会主任李某某均负有责任,胡某、李某某受到诫勉问责处理。”

日前,寻甸县纪委监委对几起扶贫领域“微腐败”典型案例予以通报并公开曝光。

“向基层惠民资金伸手,群众身边“苍蝇”嗡嗡乱飞这种发生在基层的“微腐败”,被形象地比喻为“雁过拔毛”。“毛”虽小虽轻,拔掉的却是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获得感,损害的是党群干群关系。”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对“微腐败”有着清醒的认识。为此,该县坚持向“微腐败”问题宣战,严厉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对于胆敢向扶贫款物伸手、从群众口中夺食的问题,坚持严查快结、绝不姑息,以雷厉风行、成效明显的“拍蝇”行动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该县进一步明确把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微腐败”问题作为第一要务,切实找准“微腐败”痛点,紧盯与办事群众接触密切、对单位人财物握有审批决定权的“小官”,紧紧围绕群众身边违规收费、办事不公、与民争利、假公济私等损害群众利益;在脱贫攻坚、危房改造、医保社保等民生项目资金管理中以权谋私、虚假冒领、优亲厚友等违纪违法行为开展监督检查。同时,深入排查“微腐败”行为易发多发的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和重点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细“治”入“微”。

群众是‘微腐败’的直接受害者,同样也是监督发现‘微腐败’的重要力量。”谈及如何有效防止“微腐败”,河口镇纪委书记杨富春深有体会地表示,“微腐败’涉及各地各行各业,其隐蔽性给纪委监督带来较大难度,因此要通过借助群众的‘火眼金睛’,从而推动‘微腐败’问题发现在基层。”该县完善群众来信、来访、电话、微信诉求举报受理方式,设置民情意见箱,聘请群众诉求联络员,建立群众诉求工作联系点,鼓励群众通过多种方式反映举报“微腐败”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微信公众号“清风寻甸”设置“一键举报”模块,鼓励群众对“微腐败”问题进行举报,并设置进度查询功能,群众可以查询自己举报办理进度,对举报事项进行跟踪和监督,让群众举报“触手可及”。

尽管不少“蝇贪”开始都自认为天高皇帝远、自己手段又“高明”,但最终还是在反腐重拳出击下原形毕露并受到严惩。

今年以来,寻甸县共排查问题线索72个,移交督办和处置问题线索72个;查处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10件18人,其中,党纪处分2件2人,问责4件11人,约谈4件5人;通报曝光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典型案例2批2起3人。(李秋仙)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