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从家庭入手 筑牢反腐倡廉第一道“防线”
来源于:寻甸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9-03-27 15:46:33
编辑:寻甸—李秋仙
家庭,作为社会监督的重要载体,在反腐倡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好家庭助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和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近年来,寻甸县纪委监委把廉洁家风建设作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推动党员干部和职工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让家庭成为远离腐败的洁净港湾,筑牢反腐倡廉第一道“防线”。
让家庭成为“廉洁港湾”
“人的欲望就如同牙膏一样,当它被挤出来之后,就很难再挤回去,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疯狂的贪欲就会一泻千里,家庭也毁了……”近日,寻甸县纪委监委干部小李在观看完《清风云南》电视栏目拍摄的《黄昏绝唱——红河州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和建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专题片后,感触颇深。
寻甸县纪委监委把家规家风建设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点内容,引导党员干部“学”家规、“立”家训、“扬”家风,充分发挥家庭及成员在反腐倡廉中的特殊作用,经常对党员干部“咬耳扯袖”,促使家庭成为“廉洁港湾”。
在充分利用传统纸媒大量宣传的基础之上,寻甸县利用 “互联网+” 放大宣传效应,弘扬好家风,开展廉政教育,通过手机短信、微信、QQ等载体推送、榜样模范、反面典型、提醒信息等内容同时,积极开展以寻找“最美家庭”为主题的家庭创建和评选活动,号召党员干部把家风建设作为传承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重要举措,自觉做到勤俭持家、清白做人树立一批和美家庭典型。近年来,寻甸县编印宣传折页、宣传画12000册,通过短信平台向全县领导干部发送廉政提醒短信3160条,要求全县党员干部争做遵规守纪、勤俭文明、勤政廉洁的家庭。
“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是党员干部事业发展的‘根基’,家风不正、家风不严,就会‘祸起萧墙’‘后院失火’,败坏民风社风政风。‘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墙’,党员领导干部要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家风建设,莫让家风‘沦陷’。”寻甸县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张兴吾说道。
让党员干部带头“正衣冠”
“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道德修养,弘扬传统美德,注重家风养成,涵养清正人生,做一个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廉洁家风的传承者、引领者、守护者。”寻甸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董国新表示。
寻甸县发放《致全县党员干部的一封信》1000余封,通过短信平台向全县领导干部发送廉政提醒短信3160条,要求全县党员干部争做遵规守纪、勤俭文明、勤政廉洁的家庭表率,倡导常吹家庭“廉政风”,多念家庭“廉政经”,常算家庭“廉政帐”,时刻提醒和督促家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知道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暧昧、不糊涂,不说违规话,不做出格事。
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清风寻甸”推送公开信,1万余名党员干部及家属接受教育,“人人谈廉洁,事事讲清廉”、“廉洁从政,全家光荣”已成为寻甸县领导干部和家属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廉政风尚更加深入人心,筑牢领导干部“不想腐”的思想堤坝,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让廉洁文化遍布寻甸大地
寻甸县把廉洁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培育廉洁家风”及“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廉洁在我心中”主题书画比赛等活动,,将家风、家训、家规文化渗入其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全面推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不仅加强了校园建设,还培养了学生崇廉敬廉的思想品质,从而达到弘扬社会正能量的良好效果。”仁德镇第一小学校长说。
此外,寻甸县还因地制宜,在县民族广场长廊建设南北140米的“廉政文化长廊”,集中展示廉政楹联20副,“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作品38幅;依托河滨公园观景长廊设计改造之机,设置“弟子规、二十四孝、规矩门、正气亭、棋局广场、清风亭、镜亭”等廉政文化景致,使广大干部群众在休闲散步时“赏廉景,知历史”,将家庭助廉教育融入到各种文艺作品中,让廉洁文化遍布寻甸大地。(李秋仙)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