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宣传工作

富民:“滴灌式”廉政教育拧紧思想“总阀门”

来源于:富民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9-02-21 17:09:25

编辑:富民—沈鸿雁

今年以来,富民县纪委监委扎实开展“滴灌式”廉政教育,拧紧思想“总阀门”,讲好“廉政富民故事”,不断强化党员干部“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能力。

警示教育不放松,实现以案促改常态化。为强化警示教育,在十三届县委十一次全体会议上,县纪委监委“点名道姓”通报2018年作风建设情况,对2018年以来坚决查处和严厉惩处的违纪违法行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贪污腐败行为、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共24起典型案例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其中: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纪违法6件6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5件24人,贪污腐败4件4人,侵害群众利益3件6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6件59人。通过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让顶风违纪人员知耻收手,让心存侥幸的人知止生畏敛行,形成强大震慑。督促全县各级党组织、各单位部门从通报的各类案例中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开展“送纪”进单位,助推廉政教育更精准。采取“滴灌式”宣传方式,组建15个宣讲组,分别到全县51家监督单位和5镇2街道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宣讲。新修订的《条例》共有142条,与原《条例》相比,新增11条,修改65条,整合2条。15个宣讲团深入浅出地从《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条例》修订体现的理念等方面,帮助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读懂《条例》,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党员干部筑牢纪律防线,让《条例》入脑入心。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对照《条例》中的“负面清单”,认真检验自己的言行,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避免触犯纪律的“红线”。据悉,15个宣讲团“送纪”进单位共25场次,县级各单位、镇(街道)党员干部、村“三委”干部共2000余人参加《条例》学习。

建设廉政文化阵地,让党员干部守好“前庭后院”。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单位是“前庭”,家庭是“后院”,县纪委监委在认真督促各单位打造廉政文化阵地的同时,也注重党员干部家风教育。在县税务局、大营街道等多家单位办公区走廊上,随处可见“公则生明廉则生威”“廉乃正本贪乃堕源”等廉政格言警句;散旦镇在镇机关打造由17块廉政展板构成的廉政文化走廊,以廉政典故、廉政格言等内容,时刻提醒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为深入开展“树廉洁家风”活动,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妇联组织开展廉洁家风家训故事征集活动,征集家风故事34个,家训45则。县纪委监委、县妇联联合开展“树廉洁家风”专题巡讲活动,举办巡讲18场次,1700名党员干部聆听巡讲。“洁不洁看过节,廉不廉看过年”,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县纪委监委共向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村“三委”负责人发送廉政提醒短信2期1400余条,发布“清风富民”微博5期30条,微信6期24条。(沈鸿雁)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