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巧用文艺文学为廉政教育“牵线搭台”
来源于:寻甸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9-01-02 14:50:32
编辑:寻甸—李秋仙
“想当年,我在入党后的第二年就进了村委会,怀揣着满腔热情干事业,没想到一时没忍住就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老百姓的‘血汗钱’,结果越陷越深。同志们,希望你们遇到任何诱惑都不要动摇,任何时候都经得起考验……” 谐剧《一个支书的沉浮》在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中落下了帷幕,这是寻甸县利用文艺节目进行廉政教育的一幕。
在寻甸,类似这样由本土文艺工作队编排廉政文艺节目还有很多。除了颇受群众欢迎的谐剧《一个支书的沉浮》、花灯小戏《教育儿女走正道》、小品《戳穿》《反思》、民歌对唱《反腐倡廉真正好》等一批反腐倡廉文艺节目外,还有根据红军长征过寻甸发生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场景剧《标语》和《小英雄肖粉香》《小军号》《毛主席看望红军四老》《杨家郎的八音钟》《左开留家的腰刀》等一批红廉小品作品。这些节目以“群众文化艺术节”、“文化大篷车 千乡万里行”等活动为契机向群众演出47场(次),观众达20000余人;利用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日、元旦节、春节等节点,分别在寻甸县城和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巡回演出,累计演出30余场次,2018年来教育游客及党员干部达10000余人,节目的演出既展现了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良好形象,讴歌了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反映了群众对“打虎拍蝇”的期盼,深受基层干部群众喜爱。
“节目相当精彩,背后的教育意义也很浓郁,让我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寻甸县甸沙乡苏撒坡村委会浑水塘村小村长在观看了一次文艺表演后深有感触地表示,自己以后一定要从小事做起,严守纪律规矩,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寻甸县纪委监委负责人不断强调:“要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新模式,深挖本地优质文艺文学资源,打造极具特色的廉政教育,营造出崇廉、尚廉、倡廉、守廉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党员干部在廉政艺术文化的滋养下不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的道德防线。”
除了开展廉政文艺演出的同时,寻甸县也在不断深挖传播廉政文学。发动34名离退休老干部创作了《牢记宗旨》《贪官落马》《为贪官画像》《苍蝇老虎一起打》《惩腐倡廉》《正风为民》等67首反腐倡廉诗词作品在文化馆展出;围绕“红军长征二次过寻甸”这一重要历史渊源,创作了《红色经典再现》壁画20幅;春节前夕组织39名书法家,书写廉洁春联1594幅赠送广大群众;由县纪委监委主办,联合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面向全县干部群众开展“好家风好家教故事”征文活动,评出报告文学《一枝画笔描生计,半罐油彩绘人生——刘存福家风采访纪实》、随笔《晴耕雨读,厚德传家》等15篇等次奖作品,获奖作品汇编成册公开发布。
与此同时,寻甸县纪委监委还多次联合乡镇、街道开展“咏廉诗会”“廉政书画展”等活动;与县文联、县作家协会组织开展“环湖三月三·漫步青龙山采风创作暨2018青龙山诗会”、“寻阳走笔”文学采风等活动;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与县图书馆联合举办以“悦读 经典在我手”为主题的朗诵大赛,并将其中优秀作品通过“清风寻甸”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推送给全县党员干部,让党员干部在文化熏陶中,切实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筑牢防腐堤坝。
“艺术是最能感染和打动人的,特别是本土文艺文学,更能引起当地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认同感’与共鸣,我们要多牵线多搭台,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廉政教育‘活起来’,使纪律规矩在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滋养下真正深入人心。”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邓仕鹃)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