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好家风代代传

来源于:西山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8-12-30 10:20:47

编辑:西山—王银行

家风看似无影无踪,但却实实在在的存在。家风,是一股精神力量,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我的老父亲今年78岁,是一名共产党员。自从记事起,我就深切的感受到父亲是一位严厉又朴实的人,他用自身的言行教导着我、激励着我,他对我的教诲却影响和教育是我一生的受益。他当过大队(社区)医生、主任,公社(镇)会计,父亲的各种奖状贴满了家中的堂屋,似乎对全家人都是种精神激励和鞭策。那时,我也想长大后一定要像父亲一样努力工作、勤奋做人。

“你长大后,要向你的父亲学习,学他做事踏实认真,对待他人要诚恳,凡别人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父亲的同事或领导总是这么对我说。因此,不管是单位的同事,还是家中领居,我父亲都有很好的口碑。

1989年3月,我应征入伍,离开家门的那一分钟父亲嘱咐我,“在部队一定要努力学习,注意锻炼自己,争取做名好战士”。我听取父亲的教诲,在部队努力工作、不怕困难、完成领导交给我的各项任务,当父亲得知我有些微小的进步时,总是感到非常的愉快,也来信鼓励继续努力,不要骄傲,不要想家。

1992年9月我考上了军校,1993年12月我在军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我寒假回家向他报喜时,他严肃地告诉我“我是老党员,你是新党员,我们离优秀党员的标准都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继续努力啊!”从此,我在部队的工作中,丝毫都不敢马虎,当我被评为优秀党员、荣立“三等功”时,他都感到十分欣慰。

2014年夏天,父亲突然发病住进了医院,我急忙向组织请假报备后,迅速赶到了父亲的床前,他笑着对我和弟弟说:“你们的孝心我领了,但你们要好好工作,别给我脸上抹黑,这就是你们对我的最大孝心。”

70年代,我家人口多,家庭经济状况十分很困难,但父亲从未恳求组织照顾和困难补助。当时,虽说我年岁不大,但也很难理解父亲的这一举动,然而父亲却耐心的向我解释说:“共产党是应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我是名党员,不带头,谁带头?”一番话,也说得我服服帖帖。

父亲的教诲和言行是多方面的,他常对我说,要将“钱用在刀刃上”,他自己从不乱花钱,衣裤虽穿得干净,补丁却不少。我记得他每次出差时,随身带的大馒头便是他的旅途伙食,和他同去出差的同事也很感动,有时他也会和我们兄妹谈起这些事,他说:“别人嫌出差补贴不够用,但我是足足有余。”

有一年,我带着儿子回老家看我的父亲,他知道我儿子喜欢吃巧克力,他便带我儿子去买,跑到商店柜台前,我儿子执意不要买贵,只要买便宜点,乐得我父亲非常开心,并对我说:“这个孙子真懂事,知道节俭。”

父亲对我们言传身教深深的激励我们子女下一代的成长,我们对子女的教育也尽力以自我的行为去影响下一代,我们要将这样的好家风代代相传。(西山区纪委宣传部 王银行)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