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行动是最好的悼念——读纪检监察驻村扶贫干部王秋婷事迹有感

来源于:石林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8-12-25 09:45:07

编辑:石林—陈云

2018年岁末,一个关于乌蒙山区90后女孩扶贫殉职的故事纷纷被各大媒体推送到显著位置,微信朋友圈也被她的消息刷屏。初看到这条新闻时,我有些触不及防。花信年华,突然陨落,这对于她的父母、家庭将是怎样的打击。后来随着各大媒体的深度报道,她身边同事、朋友的悼文,我才了解到这是一个善解人意、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优秀战友。

她叫王秋婷,是昭通市大关县纪委监委的一名干部。2017年10月26日,王秋婷作为优秀纪检干部和其他四位同事一起被派往天星镇打瓦村开展扶贫工作。王秋婷虽然出身农村,但成长中有父母、亲人的庇护,生活应该还是比较顺利的。驻村后,王秋婷的母亲隔三岔五就跟女儿联系,担心女儿吃不了农村的苦。可懂事的王秋婷总是对母亲报喜不报忧。虽然她在真正深入农村以后,也曾被农村艰苦的生存条件所震撼,“怎么还有这种不通公路的地方,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啊”。面对恶劣的环境,王秋婷非但没有被“吓”倒,反而更牵挂“那里的群众是怎么生活的”,也更坚定了她“让挥洒着热血的青春奔走在打瓦村每个角落”的决心。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已带领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剩下的贫困地区往往是自然条件最恶劣、经济基础最薄弱的“硬骨头”。要啃下这些“硬骨头”,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艰苦卓绝的奋斗,甚至还会有流血牺牲。

大关县作为一个山区贫困县,扶贫之路无疑是艰难的、曲折的。正如王秋婷生前在扶贫手记中所记录的那样,“顺着绵延的羊肠小道,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原本5公里的山路走起来似乎有10公里那般遥远,尽管小心谨慎,但是走到一个崎岖的下坡路段时我还是狠狠地跌了一跤。”“每天平均步行2万多步,每天的徒步行走使我的双腿红肿疼痛,走烂了我从县城带来的两双运动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王秋婷和她的同事们披星戴月解纠纷,围炉夜谈访民情,披荆斩棘找水源……在他们用心用情用智地帮扶下,打瓦村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结束了“人背马驮”的历史;曾无人问津的“山茅野菜”成了炙手可热的“畅销货”;浪迹天涯的辍学女孩回到校园继续学习……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稳步提升,逐步实现了全面小康的应有之意。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场伟大的历史斗争中,没有旁观者、局外人,人人都是参与者、奋斗者。王秋婷走后,大关县纪委监委很多同志纷纷主动提出申请,希望能接过秋婷手中的接力棒,完成其未完成的工作,到打瓦村帮助群众一同攻克难关。在我的身边,也有许多“王秋婷式”的扶贫干部,他们以村为家,视群众为亲人;他们顾了“大家”忽略了“小家”,视群众利益高于个人得失;他们在最艰苦的农村,用一颗红心书写共产党人的忠诚。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王秋婷虽然走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当以她为楷模、为榜样,立足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在平凡的岗位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我想,这该是最好的悼念。(石林县纪委、监委 黄俊)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