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报40年印记素材
来源于:西山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8-11-26 16:52:45
编辑:西山—王银行
小饭店的“变迁”
十八大以前,每到傍晚,西山区政府旁的丽苑路小吃一条街灯火辉煌,各家饭店食客如云,特别热闹,来往食客都是以武定土鸡、石屏烤鱼、德宏傣味等土货佳肴之名而来,其中也不乏少数公职人员。深夜的丽园路,经常传出觥筹交错、行令劝酒的喧哗声,住在梁源三区的居民也不时在私下埋怨:“干部们都寻思吃喝,不再为人民服务了!”
过去,我作为一名乡镇公职人员,也参过当年的基层接待工作,如今回想起当时的经历,接待工作是极其繁重的一单“苦差”:上级部门视察、兄弟乡镇交流,都会要求基层单位安排公车、餐饮、住宿,基层干部疲于迎来送往,基层单位的开支也因此“水涨船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精神,对基层作风抓细抓小抓实。中央多次强调,“转变作风要从点滴做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全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省、市、区各级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动真碰硬,层层推进正风反腐,狠刹“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曾经的吃喝享乐、接待泛滥也得到了极大改变。
如今,丽园路一条街的小饭店里人山人海、街面上车流如织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各家饭店没有了从前的兴旺场面,群众也不再有“领导吃喝,不为人民服务”的抱怨。很多曾经被公款吃喝捧高的菜价,现在都回归了理性,小饭店里有了更多大众化的家常菜。基层接待没有了大鱼大肉,接待的菜种都是定量的家常菜,接待标准清晰明确,从餐费到陪同人员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从而大幅缩减了公务开销,同时也减轻了基层部门的负担,基层的干部也有更多的时间花在为群众排忧解难这些好事、实事上了。
从这些变化中,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变迁,看到了正风反腐的实效,更看到了社会新风尚的形成。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要实现“让作风建设成为党的建设的亮丽名片”这一目标,还需要我们以坚强毅力和持久的恒心,紧紧抓住作风建设不放。
小小的饭店在清风的吹拂下,呈现了大大的变化,我想,这就是全面从严治党促进政风清明、民心凝聚的真实写照。
金马碧鸡坊十大名片
昆明改革开放40周年“五个十”征集点赞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干部职工、广大市民积极推荐自己心目中的城市名片、优秀人物、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和大事件。西山区委宣传部推荐金马碧鸡坊参选昆明十大名片,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市中心三市街与金碧路交会处,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是极具昆明历史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周敏是个地道的老昆明,说起金马碧鸡坊如数家珍。“金马碧鸡坊一直都可算得上昆明的城市中心,小时候家里人都喜欢到这里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自家做的小工艺品也能在这里售卖,人来人往十分热闹,那时候很多新鲜事物都是在金马碧鸡坊最先看到的。”这些昆明人独有的城市记忆,是昆明文化精神的象征,也是昆明城市灵魂的外化物和可视符号。
厚重的历史文化赋予了金马碧鸡坊别样的人文魅力。在老昆明的故事中,曾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年,昆明城遭遇大旱,民不聊生。一天,天降祥瑞,一只碧鸡展开巨羽遮住烈日,自己却承受着烈日的烘烤,没过多久,远方跑来一匹金马,拼死帮扶碧鸡,却被突然而来的雷电击倒,金马和碧鸡都相继死去,人们将它们进行了安葬,就在安葬时,地面突然涌出泉水,从此解除了昆明的干旱,为了纪念两个祥物,建造了金马碧鸡坊。
“一关在东一关西,不见金马见碧鸡;相思面对三十里,碧鸡啼时金马嘶。”今天我们看到的金马碧鸡坊是经过重新修复的。始建于明代宣德年间的金马碧鸡坊,东为金马坊,西为碧鸡坊,二坊相隔约数十米,均为门楼式木构牌坊,飞檐翘角,与忠爱坊鼎足而立形成“品”字三坊。金马、碧鸡二坊建成后,屡遭兵燹,又多次重建。光绪十年(1884年)云贵总督岑毓英主持重建的金马碧鸡坊,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被拆除。1998年,在金碧路改扩建过程中,昆明市人民政府再次重建金马碧鸡二坊。
也就是在市政府决定重建金马碧鸡坊的那一年,作为项目承接方的云南金马碧鸡旅游商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郎咸志,参与了整个金马碧鸡坊的修复工作,“重建的金马、碧鸡二坊,其柱、梁、椽均采用钢混构件,选取优质木材制作其斗拱、匾、额。‘金马’‘碧鸡’坊名,沿用呈贡孙清彦原书字迹复制,妥帖金箔,上下之款,仍落旧题,由当今书法家赵翼荣以楷体补书,旨求重建如初,再现昔日景观。”项目于1999年3月正式完工。
为进一步展现金马碧鸡夜景之美,2017年7月,昆明金马碧鸡广场亮化提升维护施工全面开展,施工人员借助升降摇臂设备,对金马碧鸡牌坊的照明灯具和线路进行更换维护。这是自1999年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对金马碧鸡广场进行全面亮化改装,亮化提升维护施工需要更换金马碧鸡广场范围内的照明灯具3万多个,其中金马碧鸡两个牌坊的照明灯具1000余个。每到夜晚,金马坊与碧鸡坊相映生辉,点亮了昆明夜景。
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西山区通过不断擦亮金马碧鸡坊这张城市文化名片,为昆明市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厚植文化根基。
改革开放四十年
——生态环境保护的“排头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兼顾经济腾飞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让几代人从中受益。下面就跟随西山区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去看看深入一线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把关者”,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一大早,昆明市西山区环境保护监测站的工作人员,由站长丁绍晖带队来到云南磷化集团海口磷业有限公司,今天的任务非常繁重,大家需要爬上高达百米的排污源头,完成废气监测中现场采样、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监测工作,监督确保其在国家标准之内。
西山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站长 丁绍晖:同步在测烟气的流速,烟气的温度等等,还有动压和静压,计算他一个排气的总量。
敏锐的反应,矫捷的身手,44岁的丁站长在工作中的迅速果断丝毫不逊色于二十出头的年轻同事,拥有21年工作经验的他,戏称自己为“爬过最多烟囱的人”,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把好工业大气污染源头的第一道关口。
西山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站长 丁绍晖:从国家层面来的说,对环境保护是越来越重视,锅炉最早他的颗粒物排放标准是250毫克立平方米,国家后面又收到200,但是现在新建的锅炉标准是60毫克立平方米。
如今,生态环境问题是许多大城市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生态环境本身的多元性及交互作用 ,决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它既涉及到自然科学 ,又涉及到社会科学,丁站长坦言,从业数十年来,一步一步见证了西山区这个昆明市传统工业老区,在环境保护方面一点一滴喜人的变化。
西山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站长 丁绍晖:像马街这个片区原来他就有火电、水泥、有色冶金、印染。还有制药等等这些行业,都在马街分布,整个主城区现在应该不到十根了。
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政策的不断收紧,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各家企业来说,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采访中这家接受监督检测的企业却表示,环保投入的逐年递增,实际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南磷化集团海口磷业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 朱浩东:今年我们为了达到这个新标准,我们计划是要投资1000万,来对整个淋酸装置进行改造,不光是要产生效益,还要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
为了绿水青山,为子孙后代,以丁绍晖为代表的新一代环保人,孜孜不倦的投入到一线工作中,除了从事环境监测技术工作,多年来他们还围绕滇池、控制废气废水排放、保护环境等开展工作,在他们心中,新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西山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站长 丁绍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生态环境方面的改革会持续的深入推进,我们整个昆明市和云南省,都会作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块的排头兵,而且碧水蓝天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城市管家”走街串巷
用心呵护“美丽春城”
风雨四十年,改革在路上。让我们追随开放的足迹,在时光的记忆中,感受巨变,传递力量。
说到城管,相信大伙儿都不陌生,他们走街串巷维护着城市的秩序,呵护着我们生活的环境。
干了20年的老城管,他亲身体会着这些年城市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变化。唐雪雁原来是棕树营街道办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的队长,现在是街道办联合执法队的队长。
每天一大早,唐雪雁就和同事一起,投入到了日常的巡查工作中,环境卫生、占道经营、门前三包都是他们的职责范围。
棕树营街道办联合执法队队长 唐雪雁:电单车停在线内,停过去,还有你们的这些东西,把它们停过来。
除了日常的城管工作外,如今联合执法队的工作范畴也是大大增加,校园及周边的安全,也是一个定期的检查项目。
棕树营街道办联合执法队队长 唐雪雁:我们每个月都要对我们辖区的学校,进行校园周边的一个治安环境和校园消防安全,都要进行检查,这个是我们工作职责。
首先它的这个消防器的压力够不够,如果在这个线就没有问题,然后还有消防记录卡是每个月都要登记,我们就要来检查,他有没有登记,有没有检查。
这每一项的工作虽然看起来都有些琐碎和平常,但每一样又都关乎到寻常百姓的利益和生活感受,而就是这些琐碎的工作,唐雪雁一干就是20年。
1998年,唐雪雁成为了一名城管队员,如今已经是一名老城管队长,20年间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工作的认真和尽职尽责,而说起对城市管理工作最大的感受,唐雪雁说就是一个词——繁杂。
棕树营街道办联合执法队队长 唐雪雁:比如说像这个门前三包、环境卫生、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还有私搭乱建,这些都属于我们工作的范畴。
20年的时间里,唐雪雁也见证了昆明这座城市和城管管理工作的发展变化,以前,昆明人少车少,城市规模不是太大,城管工作也相对单一,大都是市容环境和占道经营,如今随着城市的扩大、人口的激增,管理工作的范畴也大大增加。
棕树营街道办联合执法队队长 唐雪雁:我们现在不单单的是要管我们这个市容市貌,我们还增大了我们的管理范围,比如说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包括车辆的乱停放,包括电单车的乱停放这些,都在我们的管理范围内了。
唐雪雁也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几年前,所谓共享经济的概念都还没有提出,而如今,各种共享单车已经摆满了街头,这也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甚至成为了管理的新难点,而要应对这些新问题,无疑需要想出新的管理方法,比如西山区就在棕树营街道进行试点,将原有的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在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等多部门的基础上,新建立了街道的联合执法队,多部门汇成一个管理部门后,可以管的范围更大了、管理效率也更高了。
棕树营街道办联合执法队队长 唐雪雁:就像我们现在出去,包括我们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哪家商铺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过期了,我们也可以暂扣他的物品,通知我们的相关部门过来一起进行处理。
唐雪雁说,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城市管理除了设备更新、方式更新外,让他感受最深的,无疑就是执法理念和程序的更新,以前,执法都是直接取缔,因此也屡屡引发群众和执法人员之间的冲突,而如今的执法都是先劝导再取缔,还需全程视频记录,真正做到了规范和文明。
棕树营街道办联合执法队队长 唐雪雁:现在我们拿着执法记录仪,我们全程摄像,比如说劝导这些我们都有记录了,有轨迹了,所以我们工作就更好干了。
执法的文明和高效,换来的是辖区环境和秩序的进一步提高,而看着自己身边的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群众对于城市管理工作也是越来越支持,现在执法人员遇到阻挠甚至抗法的情况已经比较少见,这也让干了一辈子城市管理工作的唐雪雁倍感欣慰。
他说其实他们并不是城市的管理者,而是城市的服务者,对于他这样一名“老服务员”来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继续把这份工作干下去,看着城市一天天变得更美好。
棕树营街道办联合执法队队长 唐雪雁:我觉得像我们20年干这个工作,我还是那句话,不管是干什么工作,只要用心,我相信是块金子都会发光。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