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研究

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

来源于:盘龙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8-10-17 16:50:00

编辑:盘龙—孟庆毅

      习近平总书记3月10日上午到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

      在此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告诫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权力观,严以律己,用权为民。如“我们要珍惜人民给予的权力,用好人民给予的权力,自觉让人民监督权力。”“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

      由是观之,权力观正确与否,事关党员干部的自身形象,事关党的肌体的健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先来说一说,什么是权力?权力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范围内所具有的支配力量。再来谈一谈,什么才是正确的权力观?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这一精辟论述,深刻揭示了共产党人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明确指出了权力姓公、只能公用而不能私用的基本属性。

权力观正确,用权为公、掌权为民,则群众乐、个人荣、事业兴;权力观错误,公权私用,假公济私,则群众怨、个人辱、事业损。这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也是一个不难理解的问题。可还是有那么一些党员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不珍惜人民给予的权力,而是把权力当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视权力为作威作福、侵害群众权益的工具,最终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直到跌入万丈深渊。

      秉公用权才能取信于民,为政清廉才能赢得人心。必须要把树立正确权力观作为党员干部的重要课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党性修养锤炼,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的谆谆教导,做到时时秉公用权,事事出于公心,不持权自重,不以权谋私,清清白白做人,廉廉洁洁做官,不断涵养“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为民情怀,持续提高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素质,如此,才能得到组织的肯定,赢得群众的信赖。

      精神上缺了“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使权力观发生错位,进而导致公权私用、用权为私问题的出现。“我之所以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因为自己理想信念淡漠,不信马列信鬼神”“政治理论学习少了,导致方向迷失了”“思想长了‘杂草’,作风跟着就垮了”……翻看落马官员的忏悔录,足可知,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修养不坚强、纪律防线不牢固是其没有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坚定信仰,坚守信念,补足精神之钙,铸牢党性之魂,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须臾不可忘却的事,是一辈子的事。(孟庆毅)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