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深化人员融合 推动纪法衔接
来源于:宜良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8-08-16 15:07:16
编辑:宜良—石雪萍
监察体制改革启动以来,宜良县纪委通过不断深化人员融合推动纪法衔接,增强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混编上岗”促工作融合。在人员安排上,综合考虑转隶干部学历情况、工作专长、年龄分布等因素,合理分配岗位职责,确保人尽其才、配置合理。采取“混搭式”方法,将转隶干部与纪委人员交叉搭档,优势互补,将检察机关转隶的11名反贪反渎业务能手与纪检执纪审查调查主要力量科学调配,使每个纪检监察室都拥有两名以上执法、执纪业务骨干。推动转隶干部迅速转换角色,及时进入工作状态,在办案中攻坚克难,在工作中熔炼团队。同时制定《宜良县纪委监察委一至六检察室分工方案》,成立六个联合执纪审查调查组,对全县56家单位进行监察全覆盖,并对六个检查室实行AB角制度,根据问题线索具体情况及工作需要开展联合执纪审查调查。县纪委监察委成立以来,六个检查室联合作战2次,执纪审查调查质效明显提升。
以“集中充电”促能力融合。转隶期间,县纪委办案业务部门和县检察院涉改部门组成两个学习交流小组,对监察委成立以后的工作进行相互学习、探讨交流,相互推荐学习书目、召开学习交流会、互赠学习用书等方式,促使纪检监察干部和转隶干部对纪委、监察委工作提前熟悉了解。转隶后,邀请省市专家、教授、律师分别从法律法规、党纪党规等不同视角,分别作了《打铁必须自身硬》《监察委的机遇与挑战》《职务犯罪若干问题》《监察委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证据标准问题》《纪检监察实践中的法治视野》等讲座。举办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暨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对执纪监督、审查调查、案件突破实务进行辅导,让干部集中“充电”,通过组织调学、集中培训、理论讲授、学员论坛、观看电教、代表发言等形式,组织6人到浙江宁海交流学习,选派25名同志分别到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四川大学、保山善洲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参加培训,组织41名党员干部参加县委组织的“万名党员进党校”学习培训,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能力、作风、素质得到提升。
以建章立制促业务融合。积极探索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在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上,实行“监督、审查、案管、审理”相对分离。建立集体决策制度,问题线索处置、审查调查方案、采取审查措施必须经集体研究决定,审理意见与审查调查意见不一致时必须经集体研究。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和省纪委“四项制度”相关规定,分级负责,严格程序,执纪监督、审查调查、案件监督管理和案件审理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形成每月召开执纪审查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类对纪检监察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查找不足、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以党建活动促思想融合。充分发挥委机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第一时间转接党组织关系,将转隶人员充实到机关各党支部中,通过组织主题党员活动日、组织各个支部党员到凤阳小岗村、寿县小甸集镇、寿县隐贤廉政文化基地参观学习,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组建了“清风正气”党员志愿服务工作队,同时成立了5个在职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小组,由县纪委年轻党员担任小组长,联系10-11名在职党员,负责组织各小组的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幸福新宜良·党群心连心”志愿服务活动,2018年,共策划“清风正气”党员志愿服务活动37次,参加服务活动的党员志愿者共382人次。在职党支部与办公室、机关工会、妇委会组织开展了到李示娘地下交通联络站、红山公社宜路陆游击队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组织友谊篮球赛、开展了“学习贯彻十九大“强筋打铁树硬气”七个一学习活动等党员固定日活动。纪委同志和转隶同志进一步拉近距离、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吴惠)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