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谈话中的“大学问”

来源于:石林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8-08-03 10:16:01

编辑:石林—陈云

2018年3月,我从检察院转隶到县监察委工作,在这几个月的工作中,我感到的不仅是岗位的变化、角色的转换,更是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的全面更新。

最近,我参与了一起石林县环境督查问题线索的核查工作。在室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组赶往西街口镇,首先找到镇林业保护工作方面的分工安排、具体流程、责任人员等情况,同时调取了相关文书资料。之后,室主任安排我主导与某村委会书记李某的谈话。

核实完被谈话人的基本信息后,谈话开始进入正题,我问:“请你谈谈你们村委会毁林开荒的情况。”李某称:“有是有,但都是我当书记前村民开挖的,我管不着。”

面对村书记的狡辩,我接着说:“督查是以2014年的数据作对比,说明2014年的时候这部分林地还没有被毁坏,你2013年就已经担任村委会书记,怎么会是你当村书记之前开挖的?”村委会书记李某不耐烦地说:“你们怎么像审犯人一样,你们直接处理吧,还做什么笔录!什么叫毁林?开荒是有的,毁林没有。”

李某态度强硬,似乎已经认定我们是来“找茬”的,不再回答我的问题,坐在沙发上自顾自地吸着烟筒。

室主任看情形不对,走过去与他并排坐到了沙发上,跟他唠家常,待他情绪缓和后,向他说明核查问题的程序,并结合党的纪律规定分析了村组干部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的职责……李某一边耐心地听者,一边不停地点头。

“刚才是我太激动了,说实话,村民开荒,村上也认得,但我们根本管不住……”李某态度来了个大回转,接下来的谈话进行得很顺利,他不仅详细地说明了林业资源管理中村上的职责和村民破坏森林资源的情况,还承认了村委会干部在这个过程中失职并主动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并表示一定要督促村民退还林地,补种树木。

谈话结束、李某离去后,我跟室主任说:“这次谈话差点谈崩了,是不是我的方法有问题,让他有种被审问的感觉?”室主任说:“被谈话人心理压力比较大,你用对待犯罪嫌疑人的态度去怀疑他、攻击他,这种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姿态,会让他难以接受,甚至产生抗拒、逆反心理。我们是代表纪委、代表组织找他谈话,既要体现组织的关心、帮助和教育,也要体现同志之间的信任、理解和尊重,我们不仅要查清问题,还要通过思想教育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把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贯穿始终。”

这次谈话让我认识到,纪检监察机关调查谈话的方式与职务犯罪案件的讯问是有很大区别的。“转隶”转的不仅是工作内容,更是工作中的思想理念和思维方式。古话说: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我暗暗下决心,以“忠诚、干净、担当”为自己的追求,常怀“空杯、归零”的心态,积极掌握纪检监察知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主动迎接新的挑战。(石林县纪委、监委  冯元)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