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在坚持中前行
来源于:五华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8-07-31 15:13:11
编辑:五华—王永权
2017年9月,我通过公开遴选到了中国共产党昆明市五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成为了新时代监察体制改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进入新的工作岗位以前,只是简单的认为监察体制改革只是纪委和监察委合署办公,自己一定可以有所作为,随着角色的转变和工作的深入,我的想法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原先我在一个县司法局担任副局长,通过遴选变成了一名普通干部,从将到兵,说实话心里当时内心还是有一些难以适应的。办理完遴选手续后,我便马不停蹄的进入工作状态,在区纪委信访室参与了信访接待、谈话调查以及领导交办件的处理等工作。接触的东西以前没有碰到过,管的事情也特别杂,干的工作特别琐碎……与之前的工作模式完全不同。一切归零,一切都得重新开始,我能适应吗?我不停的反问自己。怀着一种归零心态,我认真接待每一个信访群众,记录好每一个电话来访,登记好每一件信访件。
“干好信访工作需要爱心、耐心、细心,……”,这是主任对我的谆谆教诲。“无事谁信访,诉调路漫长”。长期实践证明,绝大多数群众是明白事理的,对待访民要耐心答疑解惑,通过听、辩、析、判全面了解来龙去脉,有证据线索的,被举报者存在过错的一定要详细记录认真做好来访登记,对业务范围外的涉及个人诉求、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物业管理等问题,可以通过告知相关流程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一个个多年重复上访案件最终息诉罢访。
改革的步伐正一步一步前进。
2017年12月5日,五华区召开了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开启了改革的序幕。2018年1月19日,召开了五华区检查体制改革试点转隶工作会,检察院19名转隶干部全部到位。2月12日五华区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是激动人心的时刻,都是一次难忘的历程。
我虽不是转隶进入纪委的,但心情和涉改转隶人员的心情是一样的,是复杂的。人生总会有九曲三折,如我,当过北漂一族,做过第一届大学生村官,在街道担任过组织员,在乡镇担任过调解无数矛盾纠纷的司法所所长,担任过司法局副职领导,如今又结缘于纪委。不论什么环境、什么领域,我都要求自己干一行爱一行,勤学善思,干出业绩。那些曾经拥有的荣誉和自豪已经作古,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次的新征程、新起点。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在新单位收获了领导同事的温暖关切,收获了工作的新起点、事业的新目标。我深知面对新岗位新环境新职责新任务,需要我心随事转,尽快适应。我必将继续坚守自己的学生品质,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不仅学习纪委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还学习违法犯罪四个构成要件,做到纪法贯通,法纪衔接,不仅要会调查更要会侦查,不仅要会执纪更要会执法。
生活在改革的新时代,很幸运,也很自豪。
2018年3月20日,国家监察法颁布实施。在云南省市县三级纪委监委“转隶属融、合素质提升”培训班结束,同事们的讨论发言,让我更加明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原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涉及政治权利、政治体制、政治关系的重要调整,纪委代表党和国家行驶监督权,是党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机构……。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纪委监察委的两项职责为党和人民赋予。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之前从事司法行政工作,也有一种法律情怀,以前的一些定势思维和工作习惯可定不符合现在的工作要求,但是我有态度和决心做好新时代的一名纪检标兵。不知不觉间,已有半年有余。不忘初心,方达使命。歌者的歌,舞者的舞,剑客的剑,文人的笔,生命不息就当奋斗不止。只有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才可以让我们每一名纪检干部在政治站位上更高,在视野上更远,在格局上更大,才更有利于推动监察改革的纵深推进。(五华区纪委、监委第四纪检室 卢宝玉)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