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廉政教育

晋宁:融合少数民族传统 推动廉政文化进彝乡

来源于:晋宁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8-06-20 16:37:24

编辑:晋宁—张亚云

    为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民族工作、边疆治理结合起来,晋宁区充分利用晋宁区双河彝族乡、夕阳彝族乡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资源,不断创新载体,拓宽渠道,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晋宁多民族区情下的党风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纵深。

    发掘民族语言文字的宣传作用。双河、夕阳彝族乡主要人口的80%为彝族、哈尼族,通晓民族语言,且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最新的党章党规党纪理解上有差距,双河乡根据学习、宣传、教育对象的不同,把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学习内容进行提炼,运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宣传新时代的新要求,用当地通俗易懂的方言宣传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让受教育者听得懂、学得会。夕阳乡用汉、彝双语制作宣传标语、绘制廉政墙体画、编排廉政文化小品,释放出民族文字与廉政文化有效结合的魅力,增强群众对廉政建设工作的接受感、认同感。

    提炼红色文化资源的廉政精髓。晋宁区立足晋宁革命根据地丰富而独特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加强红色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充分发挥红色廉政文化的导向、凝聚、教育和规范功能,探索红色廉政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夕阳乡利用木鲊村红色革命遗址,打造夕阳自己的“学习基地”。丰富了红色廉政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人、物、事、魂为一体的红色廉政文化理论体系。感染干部群众从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中汲取清正廉洁的思想。双河乡充分利用双河乡椿树营四烈士的感人故事,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双河烈士陵园,突出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廉政精髓,用红色故事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学习革命先烈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廉洁自律的精神,真正做一名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

    深挖民族文化资源的廉政内涵。在区纪委的倡导协调下,双河乡、夕阳乡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和谐、民族团结和谐”的廉政文化内涵,将廉政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展示有机融合,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充实新时期廉政建设的内容。夕阳彝族乡充分发挥小哔哩、口弦、彝族山歌小调、敬酒歌、夕阳板鼓的作用,以这些来自于夕阳山林深处的声音为载体,将其与党风廉政文化深度糅合。夕阳彝族乡将哈尼族的“长街宴”与“规范农村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打造清正廉洁的“长街宴”。双河彝族乡根据群众喜欢山歌、小调的特点编排了《山风》《拯救》的山歌、小戏,把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广大群众在品味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体验少数民族神奇的民俗风情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洁文化良好氛围。(蔡江玉)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