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别把希望寄予“后悔药”

来源于:晋宁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8-03-30 14:37:47

编辑:晋宁—张亚云

    2018年3月22日,我们约了被审查对象李某进行第二次谈话。走到谈话室门口时,他已经在等我们了,可我竟差点没有认出他,直到他主动和我们问好,我才定睛一看确定是他。刹那间,他第一次谈话时神采奕奕的模样不时出现在我脑海中,万万没有想到,距上次谈话才半个月,他竟已经一头白发,脸上的憔悴和沧桑一目了然。

    “今天我们来主要是向你了解下违纪事实的经过,请你积极配合,讲清楚事实和情况。”谈话组组长和他说

    “我明白,我会如实交代清楚自己的问题的。”他回答。

    谈话很顺利的进行,和第一次谈话不同的是,上次谈话时他总在解释造成他违纪的客观原因,而这次谈话他将自己的违纪事实说的一清二楚,不再有所回避和隐瞒。

    到了午饭时间,因为谈话还没有结束我们只能在谈话室吃饭,这是一次最难下咽的午餐。我把他的饭菜递给他,他接过后客气的和我说了声谢谢,之后便一直端详着那份饭菜久久不动口。

    “趁热吃吧,今天的饭菜还是很可口的。”我知道他心理难过想缓和一下气氛便对他说

    “嗯。”他支吾了一声开始吃了起来。

    没吃几口他突然对我说:“小同志,对不起,我可能要剩饭菜了,我实在咽不下这饭菜了。”

    “再吃点吧,人是铁饭是钢,身体要紧的。”我劝说道。

    “我一想到自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我哪还有脸面吃这碗饭,我实在吃不下了。”

    听了他的话,我不由得也觉得口里的饭菜无法下咽了,心情十分复杂:“那好吧,我们就继续,尽快谈完让你早点休息好吗?”

    他点点头,于是我们放下手里的饭菜继续谈话。

    “你还有什么要补充说明的吗?”在谈话接近尾声的时候我问道。

    “有,从你们找我第一次谈话到现在,这半个月是我一生中最煎熬的半个月,直到现在我都不敢和我的母亲坦白我犯了这么大的错误。我怕我的老母亲接受不了,因为在她心里我一直是个努力、自强、有上进心、有责任感的人。我也不敢正面面对我的孩子,我最近经常被一个梦吓醒:我的孩子大学毕业了,他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本可以顺利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可是因为我犯了错,他连个谋生的工作都找不到,女朋友嫌弃、朋友嫌弃,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说到这里,他深深地低下头,从瘦削的脸颊划下两行泪水。

    “我20岁参加工作,和我一起进入企业工作的同事很多都下岗了,为了保住这份珍贵的工作,这几十年来我风里来雨里去始终奋斗在一线,没有时间孝敬父母,没有时间陪伴妻子,更没有时间教育孩子。眼看就要熬到退休了,眼看弥补家人的时候就要来了,眼看就要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就因为自己意志不坚定,自己没有坚持住原则,这些期盼都再也没有了,我真希望这世上有后悔药啊!”他哽咽着说。

    “我确实犯了严重的错误,组织给我什么样的处理我都接受,如果组织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引以为戒,努力工作,用自己退休前几年的时间尽力弥补自己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希望组织能给我一个机会,不要让我带着遗憾就这样离开自己从事了一生的工作,我会内疚一辈子的。”他。

    我看着面前这个55岁的中年人,虽然有很多人生经历,在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面前都能够举重若轻。然而,在自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的事实面前,深深的愧疚和自责还是让他的内心倍受煎熬。此时此刻,我更是多想自己能早点认识他,能在他犯错之前就提醒他、帮助他,让他不至于走到今天;我多想他当时能坚守信仰,严守底线,别把最后的希望放在“后悔药”上……

    谈话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孰对孰错,何去何从,就在一念之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对犯错误的同志的一贯方针 ,也是我们纪检监察工作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当好“啄木鸟”,及早发现问题,尽早提醒我们的党员干部,让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能事业无悔,人生无悔。(崔菊花)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