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受贿补偿心理失衡”折射思想脱缰

来源于:官渡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8-02-28 17:05:29

编辑:官渡—杜若珊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原区委常委、区农村经济开发区原党工委书记武炳光,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财物合计人民币448.22万元及美金5000元被查处。(2月27日《检察日报》)

    据了解,武炳光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担任过10年的乡镇党委书记和10年的副处级领导,工作很努力,能力也很强,在别的干部被提拔重用而自己还是原地踏步、盐城市区水污染事件而受到处分后,他的心里感到很不服气。“心理失衡,我竟然荒谬地想以收受贿赂来补偿”武炳光落马后忏悔录中的这一番话,折射出其思想已脱缰,“以受贿来补偿心理失衡”的补偿心理驱使着他一步步走向腐败深渊,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当官员思想上产生了“以受贿来补偿心理失衡”念头的那一刻起,其思想的缰绳就已经开始松动,早已将当初“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抛之脑后,如果不把思想缰绳勒紧任由其发展下去,必将在腐败的泥潭越陷越深。很遗憾,武炳光不仅没有勒紧思想缰绳,反而在以收受钱物的方式来补偿自己的这条黑暗道路上越走越远,难以自拔,其贪欲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后就再也难以关上,终究让自己坠入了腐败深渊。

   揆诸现实,类似“以受贿来补偿心理失衡”的案例并不少见。其中有的总感觉自己各方面都在他人之上,但个人事业却不如人意,不能正确面对职务上的进退而滋生受贿补偿心理;有的是总认为自己付出的多但收入和生活条件不如他人,不能够正确对待收入上的多少而搞权钱交易来补偿,等等,这些案例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为官者思想上脱缰变质,行动上迷失方向,忘记了自己作为人民公仆的本色与初心。

    事实上,对权钱、名利的过度追逐,是当前一些为官者产生“以受贿来补偿心理失衡”的主要根源。他们有的过于看重权钱,一旦职务上的升迁无望或者没有得到自己理想的职务,便会通过受贿获取更多的金钱来补偿自己权力上的“损失”;有的过于看重名利,一旦心中期望的社会地位或各种待遇没有达到,就会怨天尤人,敢于触摸红线来弥补自己心理上的“损失”,把规矩纪律、党性原则抛诸脑后。

    要解决诸如“以受贿来补偿心理失衡”的腐败问题,关键还是要从思想源头上抓起,着力在抓好宗旨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法纪法规教育上下工夫,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感,扎实抓好经常性思想教育。对党员干部而言,要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不断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坚持在学思践悟中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和思想自觉,不断强化自身对各种失衡心态的修复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从根本上让思想的缰绳始终处于紧绷状态。(陈书)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