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打好廉政“预防针”增强干部“免疫力”运用“四种形态”处理1093人

来源于:寻甸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8-01-17 15:58:11

编辑:寻甸—李秋仙

2017年,寻甸县纪委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预防,着眼抓早、抓小、抓苗头,积极探索干部作风监督新方式新方法,全面推行廉政约谈机制,关口前移,及时打“预防针”,增“免疫力”,警钟常鸣、防微杜渐。

突出问题导向,发现苗头及时谈。针对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尚不够纪律处分的,由县纪委书记或分管副书记对单位主要领导及其本人进行廉政提醒约谈,指出约谈对象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求约谈对象就存在问题的原因作出书面或口头说明,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防止小问题演变为大问题。通过谈话提醒、把纪律挺在前面,教育约束大多数。着力在运用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拉紧、筑牢防止党员干部犯错的第一道防线。针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或存在轻微违纪情形的,及时开展约谈提醒,找准病因,直击“痛点”,对症下药,确保将问题遏制在萌发阶段;对严重违纪或以身试纪、抱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心态的党员干部,果断出手,快查快查,形成威慑,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2017年,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共分级、分类开展约谈1003件1035人,其中不作为约谈29件29人,提醒约谈859件891人,组织约谈71件71人,纪律约谈44件44人。

围绕重热难点,关键岗位定向谈。针对部分承担项目审批、资金安排、招标投标等重要职能的部门,存在权力相对集中,监督难度和压力比较大的实际问题,找准监督重心,对重大项目建设、审批、资金安排、招标投标过程实施跟踪管理,对关键岗位负责人,采取个别约谈的方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其履行主体责任意识;针对政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窗口服务单位负责人等进行谈话,重申廉洁自律规定,预防腐败问题滋生。2017年,对各单位一把手开展工作约谈20人(次),对教育、财政、住建、科工贸等重点单位负责人约谈17余人,针对关键岗位和要害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定向约谈,主要侧重于强化其履行主体责任意识,了解掌握其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推进本地区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遵守廉洁自律改进工作作风、思想和品行情况。2017年共开展定向约谈8989人。

推进关口前移,干部调整任前谈。针对干部任前廉政思想、自律、作风、履职能力建设等方面,对拟调整使用干部在廉政法规知识测试的基础上,对新任(调整)领导干部进行集体廉政谈话,从谈话中教育其廉洁从政,同时签订《廉政承诺书》,存入干部廉政档案,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第一道防线。按照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关口前移的要求,加强新任领导干部的警示教育,在干部任命决定下达后,第一时间采用集体谈话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对新任职的领导干部进行谈话。谈话紧紧围绕领导如何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如何恪尽职守、以身作则,带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践行四种形态,如何抵御物欲诱惑,廉洁自律,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筑牢廉洁从政的思想防线。2017年对新提拔交流的118名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通过任前谈话,做到了早预防、早提醒。打好了廉政疫苗,守住了第一个关口,使“不想腐”的自律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坚持抓早抓小,勤政廉政经常谈。把谈话提醒作为党员干部日常监管的重要手段,定期开展集中预警和个别谈话,坚持在“常”字上下功夫,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教育,对一般性问题线索反映和轻微违纪问题,常态化运用谈话函询进行处置落实。针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或存在轻微违纪情形的,及时开展约谈提醒,找准病因,直击“痛点”,对症下药,确保将问题遏制在萌发阶段;对严重违纪或以身试纪、抱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心态的党员干部,果断出手,快查快查,形成威慑,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2017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处理1093人,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谈话函询1035人、占94.69%,使红脸出汗成为了常态;第二种形态纪律轻处分、组织调整27人、占2.47%,第三种形态纪律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26人、占2.38%,有力维护了纪律的严肃性;第四种形态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5人、占0.46 %,被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的真正成为极少数。(李秋仙)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