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勤
来源于:阳宗海纪委
发布时间:2018-01-09 16:40:58
编辑:阳宗海—陈思言
自脱贫工作开展以来,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立足实际乡情,注重宣传与教育并重、基础与产业并举、培训与帮扶并行,与脱贫攻坚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助推全区扶贫领域的各项工作。
宣传与教育并重,坚定脱贫信心。在脱贫攻坚战刚打响的一段时间里,全区部分贫困户头脑中“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主动脱贫动力不足。为了让贫困户由被动变主动,党工委迅速落实“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确保每一个贫困村都有机关单位挂包,确保每一户贫困户都有领导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实现了“挂包帮”全覆盖。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带头深入自己挂钩联系的扶贫点,帮助基层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工作经验,带动面上扶贫工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们走到哪儿宣传到哪儿教育到哪儿让他们产生了“别人行,我也行”的脱贫志气。一是通过广泛征集扶贫领域宣传标语:“脱去贫穷披新装;留住乡愁保文明”“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一个贫穷三个帮,一群贫穷大家帮,同心同德治贫穷,昂首阔步奔小康”“手牵手,心连心,脱贫穷,迎富裕”“学会一项技能,带富一个家庭;落实一项政策,致富一个群体”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在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手机报设扶贫领域专栏,公开扶贫新动向,通报扶贫领域违规违纪行为,和群众互动,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问,积极引导群众爱家乡建家园,讲文明树新风。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脱贫奔康内生动力,有效改善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帮助贫困户增添了志气,坚定了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
基础与产业并举,推动整体脱贫。一年来,区党工委把农村基础条件的改善作为民生工作的重点,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群众所需、群众所急。以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汤池街道鸡街社区为主战场,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导向,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2016-2017年汤池街道鸡街社区完成以下项目建设:实施了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投资100万元;摆依河村机耕路建设项目完成400米,投资2万元;蔡家屯村机耕道路建设项目1.1公里,投资4万元;鸡街村小块道路建设项目3.1公里,投资186万元;从鸡街社区至黄栗坡村的小块路建设项目2.7公里,投资162万元;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主要道路硬化、文化活动场地、公厕、垃圾池、太阳能路灯、排污沟渠、氧化塘建设等,投资135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主要进行村内官网改造,机耕道路建设,水池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56万元;财政一事一议项目两个,在摆依河村和黄栗坡村各新建1幢客事房,投资140万元;摆依河村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项,投资20万元;水利设施,开展摆衣河3.17 km²的小流域(鸡街片区)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6km²,对麻沟水库开展了除险加固,建设爱心水窖83个。
此外,全区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从上级争取扩大烤烟种植面积,鸡街社区1800亩,宰格社区980亩。退耕还林种植核桃2000亩,种植竹子1000亩,种植蔬菜3000亩,真正为贫困户提高经济收益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培训与帮扶并行,增强“造血”功能。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区通过培训与帮扶并行,增强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一是通过实施农民技术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工作进程。对贫困户进行劳动力就业和技能培训,全年共开展技术培训24期,培训人数1210人次,引导性培训2460人,农技推广培训2100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00人。二是在全区摸清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基本状况,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扶智”与“扶志”兼备,通过“爱心助我上大学”计划,积极开展扶贫日捐款活动,共收到捐款81307元。资助贫困学子和设立贫困助学奖学金等多样性措施,给更多贫困学生创造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平台,减轻他(她)们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鼓励他(她)们努力学习,以便他们能更好融入社会,走出农门,回报社会。三是在结对帮扶上,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对每个贫困户实行了区级建档立卡,一户一档,一户一策。逐户识别认定分析贫困原因,切实制定了脱贫目标和帮扶措施。建立了区、街道“挂帮包”、“转走访”工作机制,区级领导直接挂钩到自然村、帮扶到贫困户。强化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切实把扶贫政策、扶贫措施和扶贫资金落实到村、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四是在政策落实上,为让贫困群众真切感受到脱贫政策带来的实惠,采取整合资金方式,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为实现全区农村扶贫户脱贫,以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汤池鸡街为主战场,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导向,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五是在动态管理上,注重实事求是,要求全区干部职工,在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实施办法及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在“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中不许走过场,切实做到“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将相关扶贫工作任务进行立项督查;实行月报制度;定期开展“回头查、回头看、回头帮”工作。坚持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带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诚挚的群众感情做好扶贫工作。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