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告别纪工委的今天 奔向纪检组的明天

来源于:呈贡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8-01-08 17:12:52

编辑:呈贡—郭春华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在呈贡区纪委派驻机构改革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我被宣布为区纪委派驻区委办公室纪检组的组员,这意味着在区纪委派出第二纪工委工作的日子已经结束了,我将迎来新的岗位和新的挑战。

面对新成立的纪检组,面对新的工作身份,我将如何在纪检组组长的率领下更好履职监督呢?带着这个课题,我认认真真地进行了思考。

以这些年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亲身经历,我认识到,监督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真正要做好监督工作,则需要开动脑筋、下足功夫、多花时间,勤思善谋、严抓细管监督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过程,否则,监督就会走形式、走过场,最终将会因监督责任不到位,发现问题不及时,导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塌方式腐败,这样的案例已经不胜枚举了。

我认为,可用“1234567”工作法做好派驻纪检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

召开一场“会议”,即及时召开区纪委派驻被监督单位纪检组进驻监督工作见面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被监督单位接受派驻监督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争取被监督单位全力支持派驻纪检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真正落到实处。

抓住两个“环节”,即抓好被监督单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和结果,对被监督单位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安排部署、抓落实情况的每一个过程、每一次结果进行全方位、全时空监督。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真真落到实处。

演活三种“角色”,即演活包拯、啄木鸟、护林员三种角色。要像包拯一样铁面无私、刚正不阿;要像啄木鸟一样,常年在森林里盘旋搜寻,对准“病灶”,凿洞捉虫,既要当发现问题的能手,又要当解决问题的高手;要像护林员一样不畏山高路远,不畏艰难困苦,一心扑在“森林”,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积极护好党内政治生态的“青山绿水”。

具备四颗“心”。即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不断的进取心、十足的自信心和永远的敬畏心。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履职,因为歌德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以不断的进取心去工作,因为墨子曾言:“志不强者智不达”;以十足的自信心去把握,因为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以敬畏心去要求自己,因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谆谆教导我们:“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做实五类“监督”,即做实主动监督、长期监督、重点监督、深层监督和指导监督。要围绕被监督单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贯彻执行党章党规党纪情况,主动监督执纪,当好“前沿哨兵”;要清楚派驻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长期监督,真正实现“派”的权威“驻”的优势;要把握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突出“关键少数”,分清主次关系,抓住主要矛盾,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要明白只有深层监督才能真正实现监督的有效性;要注重监督和指导并重,在指导中监督,在监督下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创监督执纪问责的新局面。

加强六方面“督促”,即督促被监督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抓住“牛鼻子”;督促贯彻执行党章党规党纪,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督促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筑牢思想堤坝;督促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增强联合防控风险能力;督促加强作风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的精气神;督促建立健全完善制度建设,扎紧织密制度笼子。

用好七层“分析法”。即平时要根据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需要,灵活运用好调查分析法、动态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定期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全面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有效促进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落实。

带着责任,带着思考,带着激情、带着自信,我将告别纪工委的今天,以最阳光的心态、最饱满的状态,最奋进的姿态,奔向纪检组的明天!(章长生)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