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失声”的背后是“失职”
来源于:官渡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11-23 10:58:29
编辑:官渡—杜若珊
同事谈到自己最近的一段遭遇:为了采访群众集中反映的某行业问题,他多次联系某主管部门“一把手”,“一把手”坚决不接受采访,将任务推给了副职。结果副职出面也就敷衍几句,涉及深层次问题时,一头扎进车里,再也不肯出来。同事的尴尬,折射出当前新闻舆论环境中,一些领导干部不合时宜的心态与做法。面对媒体,他们有的“沉默是金”,有的“犹抱琵琶”,有的避重就轻甚至文过饰非……于是乎,各种传言、猜测满天飞,“百口传说一句话,芝麻粒儿磨盘大”。
说话是一门艺术,而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说话更是一份责任。近年来,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因为说错话而被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领导干部也学会了以“惜字如金”的方式面对公众或媒体,出现了面对群众时无话可说的情况。
话由心生,该不该说,敢不敢说,考验的不仅是讲话人的技巧,更折射出领导干部对业务能力的自信和担当。一些领导干部不论大会小会,习惯于念发言稿,照本宣科;不论大事小事都长篇大论,满嘴都是枯燥的“文件话语”。离开了稿件后有的领导干部突然“失声”,不知道该讲什么,该怎么讲;还有一些口不择言,“雷语”频出,言论沦为民间笑谈。2009年6月17日,面对记者采访,河南省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质问记者:“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
诚然,照着稿子念,可以降低说错话的风险,但是这种方法在很多场合都无法获得听者的认同,也无法将要强调的内容“鲜活”地传达,久而久之,习惯于让别人准备讲话稿,自己不用动脑筋思考,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失去了对工作问题的分析和研判,这其实是一种“懒政、怠政”的表现,更是对本职工作的“失职”。
面对群众关注的问题,拒绝、排斥、欺骗显然是愚蠢的举动,信息时代的来临让任何试图回避甚至掩盖事实的做法已经无法立足。《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也有明文规定,官员有义务回应公众关切的问题。面对公众和媒体,与其挖空心思学习说话技巧,不如深入基层调研,提高业务能力,说实事求是的话,说以理服人的话,说与时俱进的话。唯有如此,各种“雷语”才可能根除。(李鹏)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