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廉政教育

感恩曾经的努力 怀揣初心继续前行——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来源于:晋宁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10-23 16:25:39

编辑:晋宁—张亚云

  人的一生充满了偶然性和必然性,经历的一切都为人生画卷增添了一笔笔浓墨重彩。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青葱岁月,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更是一个伟人的锻造。在全车离家知青的哭泣声中,他笑而不语,用豁达的心态,去看待人生一切的得与失、显与隐。无所谓何处,只是生存而已;无所谓失去,只是经过而已;无所谓困难,只是经历而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想必不过如此,难得的是,多年以后不管是当初作为梁家河的支部书记还是现在的主席,他依旧怀揣初心,继续前行。

   翻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细细品读着当年那些与习近平总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们的话语,他们用一个个亲切朴实的词汇描述着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里的点点滴滴,我的心里激起了千层浪。我深深感知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是坎坷的,也是幸福的。在与黄土地朝夕相伴的岁月里,他把生活的落差熬成了脚踏实地的坚韧,把家庭的遭遇练就了内心世界的强大,把求知的欲望带到了艰难贫穷的农村,从“黑帮子弟”的迷茫、彷徨,到直面现实的“过五关”,再到离开时村民的遥遥相送,他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感悟到了“学、行、思、德”伴人一生的重要性,正是这四个字帮他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识学思践,学习永无止境

   习近平同志初到梁家河时带了个箱子,不算大,一拎却死沉,打开一看全是书。平日里炕头上总是堆着满满的书,虽然白天高强度的体力劳作已经很累,但晚上他“吃过晚饭总是拿起书本,开始学习”。正如老乡所讲的“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而且阅读的涉猎面非常广,读过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外国名著、军事和国际政治著作、历史著作、中国经典古籍、古典诗词等。也正是因为习近平同志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如饥似渴地读书,古今中外涉猎广泛,才能够扎实理论之基,深入实践,做群众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紧密团结人民群众;才能够充分借鉴前人经验,走出困顿,收获自信。书中还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了解不同学者的观点后,非常喜欢自己思考”、“读书注重分析对比”,这一点正是我们需要学习思考的,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手机阅读时代的来临,电子化阅读、碎片式学习已经成了我们的生活习惯,随之而来知识不全、阅读不精、思考不深的弊端也逐渐显现,难以将各类知识文化进行有机整合,更别提进行梳理分析和思考来指导实践。因此,良好的学习方式、方法很重要,我们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好学之心,系统的阅读,培养分析思维的能力,不断增强以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见微知著,微言前立真行

   书中采访文安驿公社团干刘明升说到:“他不搞形式主义,不搞那个年代时兴的学习、运动,而是立志办大事,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他要带着大家多打粮食,让大家都有粮食吃,还能多交公粮,给国家做贡献。”习近平同志在当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他主动前往四川绵阳学习经验,动员全社修建沼气池,一举打破“沼气不过秦岭”谬言;他下到井里和村民们一起挖井,解决了全村的吃水问题;他办了一个铁业社,用于制造和修理镰刀、铁锨、锄头等工具,为村里增加了收入;他带领修筑了五大块结实的“水坠坝”,给村里增加了几十亩优质良田……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去办,而且都办得轰轰烈烈、踏踏实实。在这七年里,他用每一滴汗水和每一份付出诠释了他说的那句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在享受前人栽好“绿荫”的同时,也不应忘记革命先辈拼搏奉献、踏实肯干的精神。要带头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以身作则,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踏踏实实地为基层群众办好每一件事,无论事情大小、无论情况复杂与否,要有群众事情无小事”的心态,要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行动,如此才能干出有益于党和人民的实事。

    睹人思事,人杰方显地灵

   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曾写到:“七年多上山下乡的经历,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知青下乡,凭着一腔朴素的阶级感情,走到梁家河才发现农村地区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非常艰难,包括吃饭、喝水、烧火做饭、照明点灯等等,这些在城市里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事情,在农村却是千难万难。就拿“烧柴”这件事情来说,在南方草木茂盛,烧柴十分方便;在东北,森林遍布,更不缺柴烧;在陕北,烧柴却是一个巨大的生活难题,老百姓只能烧草和灌木枝子,因为老百姓需要,习近平寻思着带领村民办沼气,解决了当地农民“烧柴难”的问题,类似的“睹人思事、为民办事”的事在他时任村支书时还做了很多很多,在他的带领下梁家河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习近平同志的思想和价值观起作用的,并不是标语、口号和高音喇叭的灌输,而是知青岁月那日复一日艰苦的生活和劳动,是当年同农民兄弟朝夕相处的那二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对他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后面逐渐形成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提到这样的一个意识:“要依靠老乡,要与老乡好好相处,要尽心尽力为父老乡亲做事。否则,在农村插队就没有价值,我们的未来也就没有出路。”正是这些朴实的话语打动了我,身在基层的我们,更应该沉下气、静下心,走到农民家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路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一份实实在在的力量。

   厚德载物,德望居于俯身

   梁家河村民石春阳如实说到:“他用县上奖励给他的三轮摩托,换了一台磨面机,为全村人开了个磨坊,还换了一台手扶拖拉机,为全村人耕地、拉庄稼。”习近平同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时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优先。七年的知青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田间地头的一锄一犁,与农民朋友掏心窝子的一言一语,让他深入群众,了解生活的点点滴滴,真正扎根大地,了解民情。他把精力用到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上,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焦心的地方抓起,从群众最反感的地方改起,以实绩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作为纪检干部,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群众,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充分发挥纪委监督职能,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让群众看到、体会到、享受到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

  大道行思,星空常伴泥泞,忆往昔,看今朝,感恩努力的自己,前行路上,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继续前行……(陈霞丽)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