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严查快办伸“黑手”动“奶酪”问题 查处曝光扶贫领域违纪案件13件38人

来源于:寻甸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7-10-19 12:15:52

编辑:寻甸—李秋仙


今年以来,寻甸县纪委把查处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列为“头号工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职责定位,主动担当作为,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胆敢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严惩不贷,坚决把脱贫攻坚纪律立起来、严起来。

拓展线索来源,建立台账监督。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寻甸县纪委紧盯扶贫领域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充分发挥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信访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拓展问题线索来源,架起纪律“高压线”,绝不漏掉一个问题线索。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互联网+”思维,制定网络舆情专报制度,全网搜索反映我县党员干部扶贫领域违纪问题舆情。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建立扶贫领域问题举报线索专项台账,实行拉网排查、单独登记、分类处置、责任到人,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挂牌督办、处置销号,做到落实一个、销号一个;对扶贫领域出现的重大腐败问题,采取提级办理的办法,强化查办力度。由县纪委牵头,联合扶贫办、审计、财政、农业等部门,成立15个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督查小组深入到全县16个乡镇(街道),通过进村入户走访、座谈了解和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收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线索15件。充分发挥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作用,健全案件和线索通报移送机制,及时移送违纪违法案件线索19件;运用领导接访、预约走访、双语下访、微信受访“四访”模式,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线索摸排机制,不断拓宽线索来源渠道,共受理群众解决诉求324件。

坚持靶向施策,严执纪强问责。针对查处扶贫领域的违纪问题,寻甸县纪委明确提出党委承担主体责任,纪委承担监督责任,各职能部门承担监管责任。要求全县各级党委、纪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坚守责任担当,落实扶贫政策兑现,主动开展三个“查一查”活动,即查一查责任是否落实到位、查一查问题线索是否处置到位、查一查堵塞监管漏洞是否落实到位,以严明的纪律、强有力的监管,确保脱贫攻坚精准到位、取得实效。改变以往讲究数量不讲究质量的走马观花式检查方式,采取全面检查、重点抽查,实地查看、入户调查、查阅资料、明察暗访等方式,在全县组成“六个精准”和“6965”退出机制检查组、扶贫资金检查组、项目管理检查组等4个大组15个专项纪律检查行动小组,定期深入到全县16个乡镇(街道),对扶贫资金、易地搬迁项目建设、整乡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建设、驻村队员工作纪律、“两手册一台账”填写等方面进行检查。将整治扶贫领域不正之风、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作为执纪审查重点,集中精力优先查处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私分、克扣挪用、优亲厚友等重点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以“零容忍”态度铁面执纪。今年以来,县纪委共针对扶贫工作约谈相关责任人42人,追责扶贫领域责任人36人,查处在扶贫工作中审核不严、工作失职,贪污、挪用宜居农房建设补助等扶贫领域违规违纪案件7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3人,乡镇分管领导被给予停职检查处理1名,调整工作岗位2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曝光典型案例,强化警示震慑。动员千遍,不如问责曝光一次。寻甸县纪委突出重点问题,抓住关键时间节点,不断加大违纪典型案件通报曝光力度,强化警示教育效果,在全县形成有力震慑。通报明确内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时间,坚持“点名道姓”,第一时间公开通报曝光,实行应通报尽通报的原则,通报内容包含违纪人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违纪事实、案发经过、处理结果,案发原因、应汲取的教训及整改要求等。注重通报方式,根据案情和实际需要,主要采取发文通报、案件通报会通报以及报刊、电视、网络等公众媒介公开曝光三种方式。对被查处的典型案件,专门召开”以案释纪”警示教育会议,及时通报案情,加大警示教育效果,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让违纪无处藏身,让曝光更具震慑力,令心存侥幸者望而却步。同时完善违纪典型案例通报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违纪典型案件通报主体和对象、范围,通报的时限和要求,强化案例剖析,抓好案例通报运用。截至目前,寻甸县纪委共通报扶贫领域违纪典型案例13件38人,通报不在岗驻村队员53名,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反响。(李秋仙)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