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从民俗中传递廉政文化 受教育群众达2万余人
来源于:寻甸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7-09-22 10:17:44
编辑:寻甸—李秋仙
近年来,寻甸县纪委充分利用自身民族资源优势,积极汲取民俗精髓,利用民俗传递廉政文化,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称赞,反响强烈。
挖掘民俗精髓。在全县聘请15名精通苗语、彝语的“双语”教师组成“民俗挖掘小分队”,深入河口镇的撒米落、海嘎村、甸沙乡的鲁六箐、苏撒坡村等22个彝族村落和河口镇的北大营十八车村、十甲窑湾子村、七星镇的窝子田村等14个苗族聚集村寨进行探访,挖掘出民族文化中的勤政廉政典型,并及时记录在册;走进回族古尔邦节、开斋节,彝族火把节、斗牛节,苗族采花节、开年节等传统节日,在节日中感受、提取民俗文化中的精髓;定期组织各族代表开展“廉政文化论坛研讨”活动,挖掘本土民族文化中的勤政、廉政典型。截止目前,已整理出一批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昭蒡俭和高帕施》为重点的有教育意义的文化遗产。
打造民俗品牌。将廉政文化融入传统节日文化之中,利用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佳节举行游园、赏灯、赏花活动,引导广大干部在轻松愉悦的“挂廉灯、赏廉花、猜廉迷、演廉戏”氛围中”学廉懂廉”;将民族传统民俗、传统节日、谚语融入廉政诗画、格言警句、廉政漫画、廉政小故事中,并绘于在多个醒目民居外墙和寻甸民族广场“廉政文化长廊”上,增强廉政文化的艺术感和可传性;以点带面,将七星镇窝子田村打造成为“县级苗族廉政文化示范村”,先后带领、组织40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现场参观学习,品牌效应初显。
编排民俗作品。以民俗故事为样本,编排《一个都不落下》《教育儿女走正道》《提前品尝》等廉政节目,在“群众文化艺术节”平台上向广大群众进行输送,现已经演出47场(次),受教育群众达2万余人;结合民族文化精髓,创作廉洁题材作品,目前,组织干部群众创作草书、楷书等书法作品20余件,征集廉政文章38篇, 39名书法家书写廉洁对联1594幅,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食粮”。
保护民俗传统。始终把纯朴民风民俗作为廉政文化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发的管理体制,切实做好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并以文字书面形式将民俗文化记载下来;协调宣传、文化部门给予民间组织提供活动场所和适当的资金帮助,做好传、帮、带工作;牵头创建创建教育基地,将廉政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依托“红军长征二次过寻甸”的光荣历史,将一系列红色文化内容融入柯渡丹桂“红军长征纪念馆”和先锋六甲之战烈士纪念塔、红军墓两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建成红廉文化展馆1个、红色廉政文化示范点2个,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延续作用。(邓仕鹃)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