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廉政教育

晋宁:推进彝乡非遗文化与廉政文化有机融合

来源于:晋宁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09-20 14:03:07

编辑:晋宁—张亚云

1.jpg

用彝族山歌小调形式传播(宣传)廉政知识

小哔哩、口弦、彝族山歌小调、敬酒歌、夕阳板鼓,这是来自于夕阳山林深处的声音,是黄土地上高抬的舞步,是代表彝乡夕阳的文化符号。这样的声音在彝乡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彝族同胞记得这样的声音高亢而空灵,记得跳起的脚步和扬起的手臂是如此的铿锵有力,记得演奏的乐器质朴天然,有时是一片竹叶,有时是一根芦苇。2016年,夕阳有8人被评为区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一个常驻人口7000多人的乡镇拥有8个非遗传承人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非遗文化是彝族人充满魅力的文化的缩影,是民族的瑰宝。

目前,夕阳彝族乡的非遗文化传承方面出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为保证非遗文化传承“不断点”,同时推进廉政文化在彝乡的传播,将廉政文化与非遗文化有机融合,植根在彝乡群众心中,夕阳乡创造性的将两者结合起来,以非遗文化为载体,用廉政文化不断丰富非遗文化,在给非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带动廉政文化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2015年,夕阳彝族乡夕阳村委会开展村级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创建,经反复思考,通过常见的拉横幅、张贴宣传画、用村组的广播宣传的方式,未能很好的将廉政文化深入群众、植根基层的目的。为了能让群众感兴趣,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让群众停下来看一看、听一听,夕阳村委会尝试着将廉政文化与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些表演形式结合起来,创作了有彝乡特色的廉政小品《廉政村官》,将廉政知识编进了彝族山歌小调。

“夕阳喝红了脸,躲在了山后边,说是看见客人来,太阳留下一壶酒哟,让我陪你喝…”彝族同胞热情好客,酒桌上的敬酒歌质朴又天然,现在他们唱着“这里的土壤能写出好文章,这里的宏图能成就好儿郎,这里的人民好呀好风尚,这是我的家乡我的夕阳…”,向山外的人展现出新的风貌。

在非遗文化与廉政文化的融合上,夕阳彝族乡将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廉政文化融合的新形式,将小哔哩、口弦、夕阳板鼓有效的利用起来,让非遗文化与廉政文化互相带动,形成保护与带动双效的合力积极争取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传播廉政文化的工作中,努力打造具有彝乡特色的廉政文化。(何宇飞)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