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多举措架党群“连心桥”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于:宜良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7-08-29 16:41:20

编辑:宜良—石雪萍

为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让广大党员把自己摆进扶贫工作中,2017年以来,宜良县坚持问题导向,疏堵结合,以“新”的思路和“实”的举措,创新开展党群心连心、群众考干部、周二办公日、固本培元月等举措,让党员干部成群众的“贴心人”,不断开创脱贫攻坚工作和扶贫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固本培元月”活动成村组发展“智囊团”。针对各级各部门对脱贫攻坚重视度不够,“上热中温下冷”情况突出,精准扶贫思想认识不够,各行业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支持配合不紧密,在整合项目、资金方面有口号无落实等现象,宜良县把3月定为“固本培元月”,开展了领导干部驻村调研周活动,由全县33名县级领导干部和165名科级干部组建33个调研组派驻到33个重点村(社区)驻村蹲点,所有人员调研期间均吃住在村组、调研在坊间。截至目前,33个县调研组全部调研304个村小组,直接走访面对群众一万余人次,已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53个,提出整改建议436条。

——“党群心连心”活动成志愿服务“淘宝城”。宜良县以“党建+扶贫”“电商+扶贫”的理念为引领,应用“O2O”模式,于3月启动“幸福新宜良•党群心连心”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面向县城十个社区,组建百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实名注册数千名机关党员志愿者,办万件实事的“十百千万”行动,全面构建“滚动征集、动态发布、线上认领、线下服务、实时管理”的党员志愿服务管理新模式,并把志愿活动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形成了机关党员“八小时之内尽职岗位、八小时之外奉献社会”的新风尚。截止7月底,共发布志愿服务活动719个、累计线上招募党员志愿者4820人次。每天忙碌在校门口、街头、村社、乡镇的“红马甲”党员志愿者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点赞”,各种微心愿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送去了必备品。集党员微薄之力自愿为全县脱贫攻坚服务。

——“群众考干部”活动成群众监督“新阵地”。针对贫困人口主体地位发挥不够,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宜良县积极构建“联系零距离、服务全方位、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的扶贫工作新格局,各乡镇(街道)建立“走千村访万户·群众考干部”的联村干部考评体系,把扶贫对象是否满意作为扶贫工作是否到位的重要指标。以群众“说了算”为根本,选出优秀联村乡镇(街道)及干部,被评定为优秀的联村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年度目标考核奖金在原标准上提高一个档次。

——“周二办公日”活动成群众诉求“服务站”。针对部分帮扶责任人员工作作风漂浮,走村入户信息不真实,帮扶计划、措施不具体,没有用心用情用力真正开展帮扶,宜良县实行镇村干部周二联合办公日,将脱贫攻坚列入常态化管理,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步伐,使镇村干部在勤走基层、常访群众、脱贫帮扶中,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本领,增进群众感情,密切党群干情关系。联合办公时间每周二,参加对象一般为乡镇(街道)联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村(社区)三套班子成员。办公内容主要以“七个一批”的脱贫攻坚为主线,为指导帮助村(社区)抓好产业发展、全域旅游、项目推进、农业生产、信访维稳、“七改三清”、脱贫攻坚、征地拆迁、劳动力转移等工作。并建立首办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办公记录制、诉求办理周报制、下村零接待制、督查情况通报制、工作月汇报制等确保乡镇(街道)从严落实联合办公日。确保老百姓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吴惠 郑倩)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